[实用新型]多用途联用固相微萃取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887.5 | 申请日: | 2012-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雁;李磊;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途 联用 固相微 萃取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析技术与仪器领域,涉及一种样品预处理与大型检测设备联用的衔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多用途联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SPME是一项新颖的样品前处理与富集技术,属于非溶剂型选择性萃取法。该方法仅仅靠一个手柄支持的纤维萃取头即可完成待测物的预处理。其萃取待测物后可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联用进行分离。使用的检测器可以是质谱(MS)、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原子发射光谱检测器(AED)等。SPME在环境、生物、医药、农业、食品及工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SPME影响因素较多,如萃取头的使用寿命、萃取温度对萃取速度和质量的影响等。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SPME过程中萃取头的固定与保护、萃取过程中的控温与保温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用途联用固相微萃取保温装置。
技术方案:多用途联用固相微萃取保温装置,包括主体加热块和薄壳盖,所述主体加热块为中空柱体结构,所述薄壳盖上设有引导针管,引导针管与支持管连接。所述主体加热块上设有观察窗。所述主体加热块外层设有保温套。所述主体加热块的壁厚为1~3cm。所述保温套的厚度为0.3cm。所述保温套上设有与观察窗形状匹配的保温帘。
有益效果:与现有商业用固相微萃取模块相比,该装置成本低廉很多,保温效果更好,操作更加简单,解决了萃取针头刺穿时易折弯的问题。整个装置可灵活移动,克服了商业模块不能进行磁力搅拌的缺点,可与多种型号的加热器、磁力搅拌器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加热块,2为观察窗,3为薄壳盖,4为引导针管,5为支持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多用途联用固相微萃取保温装置,包括主体加热块1和薄壳盖3,所述主体加热块为中空柱体结构,所述薄壳盖上设有引导针管4,引导针管4与支持管5连接。所述主体加热块1上设有观察窗2,主体加热块1外层设有保温套,主体加热块1的壁厚为1cm。保温套的厚度为0.3cm,保温套上设有与观察窗2形状匹配的保温帘,在需要观察时打开。
加热块材料:该装置使用导热性能极佳的Al,生产成本低,易于加工成型,且不影响磁力搅拌器工作。
主体加热块结构:该装置具有1cm的厚度,保证能量快速传递。360度立体环绕设计,且上加薄壳盖,能完全贴合包裹样品瓶,使其三维受热,迅速达到设定温度。为了便于观察样品瓶内情况,于柱体上开一观察窗,可随时取放。
保温层:为确保热量平衡,该装置外设计一隔热材料制作的保温层(0.3cm)套于其外。在窗口处有窗帘式设计。
支架、引导上盖装置:支架和上盖设计为一体,简单方便,有了上盖,保温效果更好,支架上连有一引导针管4,可保护萃取针头,使其在刺穿瓶垫时免于受损,针管上结合有萃取手柄支持管5,使用时萃取手柄直接置于支持管中。
文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以上所述便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也不局限于以上仅有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上稍做改进也将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扩展空间大的电脑机箱
- 下一篇:大型电力变压器用温控器补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