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偏离道路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6620.6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7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 发明(设计)人: | 应军军;马芳武;汤小生;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38 | 分类号: | B60Q1/38;B60Q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偏离 道路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偏离道路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汽车长时间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容易疲劳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在装了自动变速器和巡航速度控制的车辆上,驾驶员较少参与车辆控制,更容易导致精神涣散,容易忽视道路的弧形变化,造成车辆渐渐离开车道,与道路隔离装置碰撞或者切入旁边车道,与其他车辆碰撞。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071760U,授权公告日:2011年12月14日,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道变换智能转向提示装置,其包括转向灯,所述基于单片机的车道变换智能转向提示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转向灯连接的单片机控制电路板、及与单片机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若干传感器,该实用新型可以在汽车行驶时准确检测出变换车道的信息并且自动开启转向灯,从而为汽车和乘员的安全提供有利的帮助。该实用新型虽然能在汽车车道变换时自动开启转向灯,但是当驾驶员疲劳或精神涣散时,即使打开了转向灯,汽车变更车道,而驾驶员却没有发现时,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汽车偏离道路预警系统,其能在汽车发生偏离,驾驶员因疲劳或精神涣散等原因忘记打开转向灯时,能够自动开启转向灯,同时预警系统的提示装置会发出报警提示,让驾驶员能够集中注意力,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偏离道路预警系统,其包括转向灯,还包括红外线传感器、转向灯信息检测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和提示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转向灯信息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缆与电子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提示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转向灯连接。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如果安装于汽车上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汽车发生了偏向左侧或右侧车道的位移时,同时转向灯信息检测装置检测到汽车的转向灯没有打开的情况下,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提示装置,提示装置启动,以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同时电子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转向灯,转向灯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提示装置为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于汽车驾驶座的座椅面上。当驾驶员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使得汽车行驶发生偏移时,驾驶座座椅面上的振动器会通过振动来提示驾驶员注意集中力,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器数为两个,分别设于汽车驾驶座座椅面的左侧和右侧。当汽车在没有开启转向灯的情况下发生了偏向左侧车道的位移时,这时座椅下面左侧的振动器便会发出振动以提醒驾驶员汽车发生了偏向左侧车道的偏移;当汽车在没有开启转向灯的情况下发生了偏向右侧车道的位移时,这时座椅下面右侧的振动器便会发出振动以提醒驾驶员汽车发生了偏向右侧车道的位移,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提示装置为音响报警器,所述音响报警器设于汽车车身内。当汽车发生了偏向左侧或右侧车道的位移且汽车的转向灯也没有打开时,音响报警器便会启动发出提示声以提醒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安全驾驶,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设于汽车车身的侧面。图像采集装置用于探测汽车行驶中是否发生偏移,并将探测的信息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图像采集装置数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汽车车身的两侧。左右两侧的图像采集装置分别用于探测汽车行驶中是否发生偏离左侧或者右侧车道的位移,并将探测的信息传输给电子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探测汽车是否偏向左侧或右侧车道,由转向灯信息检测装置检测汽车发生偏离时转向灯是否开启,由提示装置提示驾驶员汽车偏离道路,同时汽车发生偏离时,转向灯会自动开启,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中,1—图像采集装置,2—转向灯信息检测装置,3—提示装置,4—电子控制单元,5—转向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6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