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儿胃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280.7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海英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其涉及小儿胃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需要对重症患儿或吞咽困难的患儿给予营养,胃管置入并进行鼻饲操作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小儿的鼻腔较小并且非常柔嫩,容易受到损伤,而且小儿容易哭闹,一次需要对胃管进行固定操作。目前常用的胃管固定方法有两种:一是用胶布粘住胃管再将胶布粘贴在小儿鼻子一侧。当小儿鼻部皮肤分泌油脂和汗液时,会导致胶布与胃管之间、胶布与鼻部皮肤之间的粘性降低,导致固定不牢固需反复固定,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如果胶布在脸上的黏贴时间太长,会有部分黏胶粘在脸上不易去掉,影响小儿健康。另一种方法是用绷带、细线或者胶皮管在胃管上打一个结,然后将绷带、细线或者胶皮管挂在耳朵上、系在脑后或者是下颌处。这种方法固定过松的时候无法很好的固定胃管,固定过紧时会引起小儿不适,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较高。打的结时间长了之后会在胃管上滑动导致胃管位置移动,给小儿带来痛苦,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胃管固定效果好、固定操作简单的小儿胃管固定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小儿胃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胃管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表面设有内壁与所述胃管外壁适应的胃管固定器,所述固定板两端设有头部固定带。
其中,所述胃管固定器内壁设有防滑筋。
其中,所述头部固定带包括与所述固定板两端连接的固定端,和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扣眼和扣柱的连接端。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固定板为弧形固定板。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表面设有内壁与所述胃管外壁适应的胃管固定器,胃管可以通过胃管固定器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两端设有头部固定带,头部固定带可以将固定板、胃管固定器和胃管固定在指定位置。胃管固定器内壁设有防滑筋,胃管在穿过胃管固定器内部时与防滑筋紧密接触,可以加强胃管的固定力度。所述头部固定带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扣眼和扣柱,扣眼和扣柱方便扣合与拆开,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提供了便利。固定板为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可以与小儿脸部接触的更加紧密,有利于防止弧形固定板滑动,使胃管固定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弧形固定板,2.胃管固定器,21.防滑筋,3.头部固定带,31.扣眼,32.扣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所示:小儿胃管固定装置,包括弧形固定板1,所述弧形固定板1表面设有内壁与所述胃管外壁适应的胃管固定器2,所述胃管固定器2内壁设有防滑筋21,所述弧形固定板1两端设有头部固定带3,所述头部固定带3包括与所述弧形固定板1两端连接的固定端,和分别设有相互适应的扣眼31和扣柱32的连接端。
本实施例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海英,未经于海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