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265.2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5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媛;肖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秦月贞 |
地址: | 1022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空调 利用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建筑物内的通风换气系统普遍采用的是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系统在使用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向户外排出部分室内气体,照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不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汗臭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另一方面是吸烟或温湿死角滋生霉变物质散发出来的异味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而在中央空调系统向户外排出室内气体时,由于排出的室内气体是有热能的,一般温度约为16℃,这不仅使得在排出室内气体时造成能源的浪费,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球的温室效应,故现有的风机盘管式中央空调系统具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包括主机、抽风机、空调机组、膨胀水箱、冷却水塔和换热器,所述主机由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冷凝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走水管与冷却水塔连接,蒸发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膨胀水箱连接,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空调机组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蒸发器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机组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与抽风机连接,空调机组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与建筑物连接,所述建筑物上安装有废热回风管和废热循环管,废热回风管的另一端与进风管连接,废热循环管的另一端穿过建筑物并延伸至建筑物的外侧;所述废热循环管的中部安装有换热器,换热器与进风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利用排风热能的再度利用,有效的节省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电能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2、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热效率,改善了设备的运行方式,延长了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3、整个循环中,通风系统的气体是在吸热后再排出室外的,从而减少了温室效应,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机;2、抽风机;3、空调机组;4、膨胀水箱;5、冷却水塔;6、换热器;7、冷凝器;8、蒸发器;9、走水管;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回水管;13、进风管;14、通风管;15、建筑物;16、废热回风管;17、废热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中央空调废热利用循环系统,包括主机1、抽风机2、空调机组3、膨胀水箱4、冷却水塔5和换热器6,所述主机1由冷凝器7和蒸发器8组成,冷凝器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走水管9与冷却水塔5连接,蒸发器8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10与膨胀水箱4连接,蒸发器8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11与空调机组3连接,所述空调机组3的回水口通过回水管12与蒸发器8的进水口连接,空调机组3的进风口通过进风管13与抽风机2连接,空调机组3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14与建筑物15连接,所述建筑物15上安装有废热回风管16和废热循环管17,废热回风管16的另一端与进风管13连接,废热循环管17的另一端穿过建筑物15并延伸至建筑物15的外侧;所述废热循环管17的中部安装有换热器6,换热器6与进风管13连接。
具体使用时,利用废热回风管16可将定时排出的80%的热气与新鲜空气结合,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可利用废热循环管17和热换器6将剩下的20%热气的热量转换到新鲜空气上,对新鲜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新鲜空气再进入空调机组3进行二次加热,从而使的新鲜空气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预设的温度。本实用新型利用排风热能的再度利用,有效的节省了化石燃料的使用和电能的消耗,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且在节能的同时,提高了中央空调系统的热效率,改善了设备的运行方式,延长了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而在整个循环中,通风系统的气体是在吸热后再排出室外的,从而减少了温室效应,起到了一定的环保作用。
实际生产和安装时的参数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2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土流失流动监测车
- 下一篇:免维护型套筒补偿器的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