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204.6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凯;朱灵波;万明明;李树奎;刘晓东;姜全振;王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6 | 分类号: | G01N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杨志兵;李爱英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材料 力学性能 测试 提供 压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属于材料力学性能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的致命弱点是脆性、低可靠性和低重复性,这些不足严重影响了陶瓷材料的广泛应用,材料的脆性主要表现为断裂韧性低。目前,陶瓷材料的增韧主要是从材料本身的角度出发,通过改变成分,组织,结构等提高韧性,比如纤维/晶须增韧、相变增韧、纳米增韧等,这些增韧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效果仍不显著。另外,先进陶瓷材料因具有高抗压强度、高硬度、低密度等突出特性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抗弹防护领域,但纯陶瓷靶板在弹体的冲击作用下会发生破碎和飞溅,这将大幅度降低靶板的抗弹性能。现有的陶瓷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韧性)测试主要在万能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但万能材料试验机可进行拉伸、压缩、抗弯实验等几乎所用的材料性能测试,结构复杂、设备庞大,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灵活轻便的测试陶瓷材料力学性能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结构简单、灵活轻便,实现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交流电机、减速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支撑板、轴承、联轴器、滚珠丝杠、移动螺母、传动平台、施力压头、工作平台、底座、压力传感器和外围设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其中,底座为矩形平台,支撑板通过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与底座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撑架对称支持支撑板的两端,第二支撑架支持支撑板的中部; 工作平台两端开有通孔,第一支撑架穿过工作平台两端的通孔,将工作平台限位在底座和支撑板之间,工作平台可在垂直方向上运动;
在工作平台和底座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优选压力传感器上的弹性体与施力压头的中轴线重合;
交流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支撑板顶部,交流电机和减速器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减速器输出轴上套有轴承,通过轴承支座将轴承固定在第二支撑架上;轴承的作用为,防止减速器输出轴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偏移,起限位作用;
通过联轴器,将减速器输出轴的下端和滚珠丝杠连接;
在滚珠丝杠上套有移动螺母,移动螺母与滚珠丝杠通过螺纹配合,在第二支撑架上开有沿竖直方向的滑道,移动螺母一侧与滑道滑动配合,另一侧与传动平台固连,通过移动螺母带动传动平台沿垂直方向上下移动;
传动平台底部与施力压头固定连接;
优选减速器输出轴和滚珠丝杠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装置工作时,交流电机的旋转运动经减速器减速后,通过减速器输出轴将交流电机的转矩传递给联轴器,再通过联轴器传动到滚珠丝杠,使滚珠丝杆与减速器输出轴共同旋转;通过移动螺母和传动平台在滚珠丝杠上的直线运动,进一步带动传动平台和施力压头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通过施力压头对陶瓷试样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进行试样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测试;通过压力传感器测试施力压头对样品施加的压力,并通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试样断裂时的最大压力和计算试样的断裂韧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结构简单、灵活轻便;所述装置通过联轴器、滚珠丝杠和移动螺母、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移动螺母的直线运动,进一步带动传动平台和施力压头沿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通过施力压头对陶瓷试样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实现了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为陶瓷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提供压力的装置的俯视图;
其中,1-交流电机、2-减速器、3-支撑板、4-减速器输出轴、5-轴承、6-联轴器、7-滚珠丝杠、8-移动螺母、9-滑道、10-传动平台、11-施力压头、12-工作平台、13-底座、14-压力传感器、15-第一支撑架、16-第二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法兰连接垫环槽口径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