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6013.X | 申请日: | 201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媚;李雄师;张继杰;周昌盛;杨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2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 地址: | 43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行驶 转向 互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以双向驾驶底盘上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系统之一,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对于双向行驶的汽车底盘,操作人员需要在主驾驶室(前)、副驾驶室(后)均可实现正常的驾驶及各种操作,用在汽车底盘上的传统转向系统只能实现单方向驾驶时的转向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在其中一个驾驶室驾驶的时候,另外一个驾驶室里对转向系统的任何操作均无效,能有效防止因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向驾驶底盘上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包括互锁控制电路、前换向电磁阀、后电磁换向阀、前转向器、后转向器、前对中缸及后对中缸;所述前换向电磁阀分别与前转向器和后转向器连接;所述后电磁换向阀分别与前对中缸和后对中缸连接;所述互锁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前换向电磁阀、后电磁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线圈、接触器、对中开关、主驾驶室电源开关、副驾驶室电源开关、副驾驶室点火锁、主驾驶室点火锁;所述前换向电磁阀、后电磁换向阀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线圈、接触器、对中开关主驾驶室电源开关、副驾驶室电源开关、副驾驶室点火锁及主驾驶室点火锁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控制电路还包括二极管、后桥无对中指示灯;
所述二极管、后桥无对中指示灯分别与继电器线圈、接触器、对中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互锁控制电路还包括报警蜂鸣器、蓄电池及保险丝;
所述报警蜂鸣器、蓄电池及保险丝分别与所述二极管、后桥无对中指示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还包括液压泵、前溢流阀、油箱、减压阀、蓄能器、单向阀及后溢流阀;所述后电磁换向阀一支路依次通过所述减压阀、单向阀、蓄能器、后溢流阀与所述后对中缸、前对中缸连接;所述前换向电磁阀一支路与前转向器、后转向器连接;所述前换向电磁阀、后电磁换向阀两支路均与所述液压泵、前溢流阀、油箱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解决了双向行驶的车辆的转向功能,并可以实现在其中一个驾驶室驾驶的时候,另外一个驾驶室里对转向系统的任何操作均无效,能有效防止因错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的电路原理图。
1-液压泵,2-前换向电磁阀,3-前溢流阀,4-油箱,5-前转向器,6-后转向器,7-减压阀,8-单向阀,9-蓄能器,10-单向阀,11-后溢流阀,12-后电磁换向阀,13-前对中缸,14-后对中缸,S1-主驾驶室电源开关,S2-副驾驶室电源开关,S30-副驾驶室点火锁,S31-主驾驶室点火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向行驶转向互锁结构,包括互锁控制电路(参见图2)、前换向电磁阀2、后电磁换向阀12、前转向器5、后转向器6、前对中缸13及后对中缸14。前换向电磁阀2分别与前转向器5和后转向器6连接;所述后电磁换向阀12分别与前对中缸13和后对中缸14连接;所述互锁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前换向电磁阀2、后电磁换向阀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三江瓦力特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0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入连接的汽车悬挂球销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转向管柱的调节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