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6001.7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2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47/06 | 分类号: | B65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调节 开启 功能 翻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盖体,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翻盖盖帽应用于各种领域,使用中若翻盖盖帽开启力过小,可能造成包装密封性差,导致里面物质变质及泄漏的风险;而开启力过大也存在使用不便,开盖手感差的问题。因此合适的翻盖开启力能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方法简便、成本低的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由盖帽及盖身构成,所述的盖帽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柱头,所述的盖身上表面的中部设置向上凸出的出液孔。
所述的盖帽及盖身为嵌入式连接,盖身上设置的出液孔嵌设在盖帽上设置的柱头内,出液孔与柱头匹配连接。
所述的盖帽及盖身为卡扣式连接,盖帽上设置的柱头卡设在盖身上设置的出液孔外,出液孔与柱头匹配连接。
所述的柱头的壁厚为0.9-1.0mm。
本实用新型保持柱头外径不变,通过调整柱头内径大小来调整柱头壁厚,从而加大或减小柱头与出液孔配合时的过盈量,调整翻盖体的开启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范围广:可使用于嵌入式及卡扣式两种柱头及出液孔配合结构,基本覆盖现有翻盖常规设计方法;
(2)方法简便:模具维修仅需调整小针镶件,零件制作周期短更换方便,且变更可逆从而减小更改过渡而失败的风险;
(3)成本低:产品结构设计变动小,模具所涉及相应变动零件少,改模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盖帽1及盖身3构成,盖帽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柱头2,盖身上表面的中部设置向上凸出的出液孔4。本实施例中,盖帽1及盖身3为嵌入式连接,盖身3上设置的出液孔4嵌设在盖帽1上设置的柱头2内,出液孔4与柱头2匹配连接。柱头的壁厚为0.9mm。本实用新型保持柱头2的外径不变,通过调整柱头2的内径大小来调整柱头壁厚,从而加大或减小柱头2与出液孔4配合时的过盈量,调整翻盖体的开启力。在保持柱头2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柱头2的内径相应壁厚增加,柱头2的受力变形量减小,故翻盖闭合时与出液孔4配合过盈量增加,开启力增大;保持柱头2的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柱头2的内径相应壁厚减小,柱头2受力变形量增加,故翻盖闭合时与出液孔4配合过盈量减小,开启力减小。嵌入式的配合方式为柱头外径小于出液孔内径,翻盖闭合时柱头嵌入出液孔内壁,从而起到过盈密封作用。
实施例2
一种具有调节开启力功能的翻盖体,其结构如图2所示,由盖帽1及盖身3构成,盖帽1内侧的中部设置有空心结构的柱头2,盖身上表面的中部设置向上凸出的出液孔4。本实施例中,盖帽1及盖身3为卡扣式连接,盖帽1上设置的柱头2卡设在盖身3上设置的出液孔4外,出液孔4与柱头2匹配连接。柱头的壁厚为1.0mm。本实用新型保持柱头2的外径不变,通过调整柱头2的内径大小来调整柱头壁厚,从而加大或减小柱头2与出液孔4配合时的过盈量,调整翻盖体的开启力。在保持柱头2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柱头2的内径相应壁厚增加,柱头2的受力变形量减小,故翻盖闭合时与出液孔4配合过盈量增加,开启力增大;保持柱头2的外径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柱头2的内径相应壁厚减小,柱头2受力变形量增加,故翻盖闭合时与出液孔4配合过盈量减小,开启力减小。卡扣式的配合方式为柱头内径大于出液孔外径,翻盖闭合时柱头套于出液孔外壁,从而起到过盈密封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曼盛包装(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6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