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结构的汽车车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5547.0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银海;应革;章跃洪;金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7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结构 汽车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钢或塑铁组合结构的汽车车壳体,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01142849.X公开的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将车身分解为顶盖、底座、左车门、右车门、前挡板、后挡板六大部件,每一部件均由硬质塑料内片和外片结合形成的夹层构件及设于夹层构件内的铝合金内支架和泡沫塑料组成。该结构的缺点是:1、在夹层构件内设置铝合金内支架虽能保证强度,但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制作工艺;2、硬质塑料内片和外片分体制作,不但成型麻烦,而且在套装完铝合金内支架后还需要将内、外片固接在一起以形成夹层构件,整个制作过程非常烦琐;3、由于底座需要承载车体内诸多部件以及人体重量等,因而强度方面的要求通常都比其他部分要高,而该专利中的底座也采用上述塑料结构,显然在强度上有欠考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能确保强度,又能简化制作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车身重量的组合结构的汽车车壳体。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结构的汽车车壳体,包括车身主体、底座、车门和发动机罩,所述车身主体包括内、外塑料层和中间泡沫层,所述内、外塑料层通过滚塑工艺一体成型,且二者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中间泡沫层设置在该夹层空间内,所述夹层空间内还成型有多个吻式加强筋;所述底座、车门和发动机罩均以铁板或钢板制作形成,并分别通过铆钉与所述车身主体铆接。
所述内、外塑料层采用硬质塑料结构,所述中间泡沫层选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液体或流体材料,通过浇注机向所述夹层空间内注射后凝固形成。
所述内、外塑料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中间泡沫层的厚度为10~30mm。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主体采用三层塑料结构,即由内、外硬质塑料层和中间泡沫塑料层组成,因而相对于钢制或铁制车身主体而言,其可以大幅度减轻车身重量,满足人们对车辆轻型化的需求,并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减少成本。
其次,由于内、外硬质塑料层采用滚塑工艺整体一次成型,因而成型方便,并能节省后续的固接、组装工艺,制作简单;同时,由于内、外硬质塑料层之间还成型有若干吻式加强筋,因而在省去铝合金内支架、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有效确保了车身主体的强度。
最后,底座以钢板或铁板制作,使其具有更高的强度,以承载足够的重量,确保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结构的汽车车壳体,包括车身主体1、底座2、车门(图中未示意)和发动机罩3。车身主体1包括内、外塑料层11、12和中间泡沫层13,内、外塑料层11、12通过滚塑工艺一体成型,且二者之间形成有夹层空间14,中间泡沫层13设置在该夹层空间14内,夹层空间14内还成型有多个吻式加强筋15。底座2、车门和发动机罩3均以铁板或钢板制作形成,并分别通过铆钉与车身主体1铆接。
如上所述,内、外塑料层11、12采用硬质塑料结构,中间泡沫层13选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液体或流体材料,通过浇注机向夹层空间14内注射后凝固形成。内、外塑料层11、12的厚度为5~10mm,中间泡沫层13的厚度为10~30mm。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5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化学品储罐盖
- 下一篇:自行车车轮及其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