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悬挂拉紧炉体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5460.3 | 申请日: | 2012-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葛遵利;陆伯强;孙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遵利;陆伯强;孙华鹏 |
| 主分类号: | C21C5/46 | 分类号: | C21C5/46 |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悬挂 拉紧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冶金行业的冶炼炉——氧气斜吹旋转转炉,尤其涉及弹性悬挂拉紧炉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氧气斜吹旋转转炉由一个炉体总成、夹持机构、倾翻系统及回转驱动系统等几个大部件组成。整个炉体总成置于夹持机构中,回转驱动系统通过炉体支撑圈驱动炉体总成做绕炉体轴线的回转运动,夹持机构在倾翻系统的作用下携带炉体总成做倾翻运动。
炉体总成由炉体及其支撑装置构成。炉体支撑装置实现以下功能:1、保证炉体与支撑装置联为一体,使驱动动力能够通过支撑装置传动至炉体以实现炉体的各项运动;2、承受并传递炉体的载荷;3、保持炉体与支撑装置间的适度柔性连接,以减少炉体的震动和热变形对驱动前端的影响。
常规转炉的支撑装置有悬挂支撑盘连接装置、卡板夹持器连接装置、薄带连接装置、三点球面支承连接装置、拉杆吊挂连接装置等。因结构所限,常规的炉体支撑装置在协调解决支撑刚性、连接柔性及安装调整等方面存在难以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解决现有炉体支撑结构中存在的支撑刚性与柔性间难以平衡、支撑连接件容易损坏、炉体端和动力端变形和受力相互干扰、调试检修难等方面问题的弹性悬挂拉紧炉体支撑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悬挂拉紧炉体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轴向弹性元件、径向弹性元件及设在炉体上的炉体支撑圈和炉体托架环;所述炉体支撑圈固定在所述炉体托架环上;所述炉体托架环的端部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所述炉体的端部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座;所述轴向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炉体支撑圈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孔座相连;所述径向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元件安装孔座,其另一端与所述相连弹性元件安装孔座相连。
所述炉体的端部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两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该两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中心线分别平行于所述炉体的轴向和径向。
所述炉体托架环的端部对应分布有一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该一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炉体的径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轴向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炉体支撑圈和炉体上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连接;径向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与炉体和炉体托架环上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连接,由此形成炉体、弹性元件、炉体托架环(炉体支撑圈)的柔性连接体,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吸纳缓冲炉体冲击载荷和热变形对动力传动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同时,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弹性元件预加载荷的调整,有效解决炉体支撑刚性与柔性间的平衡问题。
2、本实用新型结构易损件少,方便安装、调试、检修和更换易损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设备中的轴向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在设备中的径向视图。
图中:1—炉体 2—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3—炉体支撑圈 4—炉体托架环 5—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6—轴向弹性元件 7—径向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弹性悬挂拉紧炉体支撑结构,该结构包括轴向弹性元件6、径向弹性元件7及设在炉体1上的炉体支撑圈3和炉体托架环4。
炉体支撑圈3固定在炉体托架环4上;炉体托架环4的端部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2;炉体1的端部设有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5;轴向弹性元件6的一端与炉体支撑圈3相连,其另一端与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5相连;径向弹性元件7的一端与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5,其另一端与相连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2相连。
其中:炉体1的端部外圆柱面上均匀分布有两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5,该两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5中心线分别平行于炉体1的轴向和径向。
炉体托架环4的端部对应分布有一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2,该一组弹性元件安装孔座 2中心线平行于炉体1的径向。
现场安装时,先将炉体支撑圈3固定在炉体托架环4上,炉体托架环4水平放置,将炉体1吊入炉体托架环4内,在高度和圆周上对准轴向弹性元件6、径向弹性元件7的方位,依次装入轴向弹性元件6、径向弹性元件7,利用液压预紧装置按设计要求依次预紧轴向弹性元件6、径向弹性元件7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遵利;陆伯强;孙华鹏,未经葛遵利;陆伯强;孙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54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对机器设备进行资产评估的便携装置
- 下一篇:视频兼控制信号屏蔽组合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