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坐具位置调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5076.3 | 申请日: | 2012-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6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 发明(设计)人: | 卫平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平田 |
| 主分类号: | A47C7/62 | 分类号: | A47C7/6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 地址: | 237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具 位置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节器,具体涉及一种对人坐姿定位的调节器,用于承坐面中间设置凹槽的坐具上,可使人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坐姿位置,从而获得准确位置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中间设置凹槽,并以中间凹槽的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可调式坐具中,左右承坐块各设置了一个触觉凸块,对人的坐姿起定位作用,触觉凸块用螺丝和压紧片装配于定位片的滑槽上,定位片与承坐块的承坐面固定结合,通过旋松旋紧螺丝实现触觉凸块在承坐面上的位置调节,从而使人获得坐姿位置的调节,但这种触觉凸块在调节时需用扳手工具,且操作不方便,一些手部有某些残疾的人群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的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具位置调节器,其调节方便快捷,无需使用扳手。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坐具位置调节器,包括触觉凸块和定位片,定位片的上表面为承坐面,所述定位片在两侧设置定位筒,所述触觉凸块位于定位筒内,所述定位片设有调节余量,余量部分放置于坐具的中央凹槽内,定位片与承坐块之间通过上接件和下接件实现可调式结合。
所述固定筒对称并平行固定于定位片的两侧,固定筒的长度小于结合处定位片的边长。
所述定位片采用柔性材料,所述触觉凸块采用弹性材料,触觉凸块的长度小于固定筒长度。所述下接件与承坐块的上表面固定结合,与上接件为可调式结合。
所述上接件与下接件的可调式结合方式为粘扣式、按扣式、挂钩式或滑槽式。所述固定筒的横截面直径大于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两触觉凸块对称平行设置于定位片两侧与定位片固定结合。定位片下表面固定设置上接件,承坐块上表面固定设置下接件,上下接件为可调式结合,从而实现定位片与承坐块之间的可调式结合,在承坐块上调整定位片的位置时引起两触觉凸块的距离发生变化,并使两触觉凸块的对称轴线与承坐块的对称轴线重合,从而使两触觉凸块之间形成适宜的承坐空间。定位片的上表面成为坐具的承坐面。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与专用的中央设有凹槽的坐具结合使用,能使人获得适宜承坐位置,在调节触觉凸块的位置时直接解开上、下接件,待调节到合适位置时再使两者结合固定,无需使用扳手,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固定筒,2.上接件,3.定位片,4.触觉凸块,5.下接件,6.承坐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触觉凸块4和定位片3。定位片3的上表面为承坐面,定位片3在两侧形成腔体状固定筒1,定位片3与固定筒1连接成整体。触觉凸块4位于固定筒1的腔内,与定位片3呈固定结合状态,固定筒1的横截面直径大于10毫米。定位片3下表面与上接件2固定结合,承坐块6上表面与下接件5为固定结合,上接件2与下接件5之间的结合为可调式结合。结合方式为粘扣(带)式、按扣式、挂钩式或滑槽式,根据需要可将粘扣(带)或按扣或挂钩解开,使定位片3可前、后、左、右或旋转调节位置,从而获得两触觉凸块4之间适于承坐的空间距离。两触觉凸块4对称平行设置于左右两侧,对称轴线与两承坐块6的对称轴线重合,人端坐于两触觉凸块4之间的正中部位置,如果感到两触觉凸块4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直接解开上下接件之间的结合,并按需要对定位片3进行移动调节,先左后右或先右后左,直至两触觉凸块4的间距正好合适人的坐姿宽度再使上下接件相结合,人体离开坐具重新坐下时,根据对左右触觉凸块4的触觉感受会立即判断出最佳的承坐位置,此时人体会阴和肛周处于最佳的保护位置。
定位片3采用柔性材料,设有调节余量,余量部分放置于坐具中央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平田,未经卫平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5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缓冲及弹性支撑的透气垫体
- 下一篇:一种新结构的塑料坐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