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611.3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4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丁金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金助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指一种以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参阅图1,目前的灯泡1包含一个壳体11,及一个设置于该壳体11上并与该壳体11电连接的发光模组12。
该壳体11包括一个可拆卸地栓接于一个电灯插座100上的连接头111,且该连接头111与该电灯插座100电连接以获得外部电能。
该发光模组12具有一个固设于该壳体11上相反于该连接头111的另一端的基板121,及多个设置于该基板121上、做为发光源的发光二极管122,该基板121分别与该壳体11,及所述发光二极管122相电连接,当该连接头111栓接于该电灯插座100上时,由该电灯插座100获得的外部电能经由该基板121传送至所述发光二极管122,使所述发光二极管122发光。
但,目前的灯泡1的发光模组12是固设于该壳体11上,并在该壳体11的相反一端延伸形成该连接头111,因此,该发光模组12所发出的光是固定朝远离该连接头111的方向射出,而不能随意调整灯泡1的光线投射角度。
因此,当需要特定光线投射的方向时,则必须增设各角度的电灯插座,或是如图2所示以支架、电线等另外架设出灯架200再将灯泡1设置于灯架200上以调整所需光线投射角度,不仅仅是空间上的使用浪费,更需要额外的花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调整光照射角度的发光二极管灯。
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可拆卸地与一个电灯插座相接合而获得外部电能发光,包含一个灯本体,及一个连接头。
该灯本体包括一个供电时发光的发光模组;该灯本体与该连接头枢接,而能相对该连接头以枢接处为支点转动以改变彼此夹角调整光线投射的方向,且该连接头与该发光模组电连接并可拆卸地接合于该电灯插座而经由该电灯插座使该发光模组获得外部电能以发光。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二极管灯的目的及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较佳地,该灯本体还包括一个壳罩、一个由该壳罩顶部朝外凸出而夹设该连接头的销座,及一个穿设过该销座而使该灯本体的壳罩可相对该连接头转动地枢接的枢接单元。
较佳地,该销座具有两个分隔相对且由该壳罩顶部朝外延伸而出的延伸臂,该枢接单元具有一个穿设过该延伸臂和该连接头的枢接杆,及至少一个具弹性且可配合该枢接杆和所述延伸臂而令该连接头可转动地被紧迫固定的弹性件。
较佳地,该灯本体的发光模组包括一个设置于该壳罩相反于该销座的一端部并与该连接头电连接的基座,及至少一个设置于该基座上的发光二极管组件。
较佳地,该壳罩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
较佳地,该壳罩成截头锥状。
较佳地,该灯本体还包括一个透光并罩覆该发光模组且可拆卸地与该壳罩连接的透光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的灯本体借由枢接的方式与该连接头配合设置,令该灯本体与连接头能以枢接处为支点转动进而调整该灯本体与连接头之间的夹设角度,使得由该灯本体的发光模组所发出的光能被方便地控制地投射至用户所需方向位置,而不需另外的灯架等支撑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主视图,说明现有的灯泡结构;
图2是立体示意图,说明现有的灯泡配合灯架的构造;
图3是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
图4是剖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
图5是剖视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光投射角度的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个灯本体2,及一个与该灯本体2枢接的连接头3,且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灯可拆卸地与一个电灯插座300相接合而获得外部电能发光。
该灯本体2包括一个壳罩21、一个供电时发光的发光模组22、一个由该壳罩21顶部凸出延伸的销座23、一个设置于该销座23而使该灯本体2的壳罩21可相对该连接头3转动地枢接的枢接单元24,及一个可拆卸地与该壳罩21连接的透光罩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金助,未经丁金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