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银粉离心过滤、洗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4106.9 | 申请日: | 2012-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邓远久;李贤辉;王少龙;余秋雁;丁旭;廖为新;董福存;谢海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01D33/11;B01D33/60;B01D33/6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5011 云南省曲靖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银粉 离心 过滤 洗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贵金属冶炼行业用于电解银粉洗涤过滤的专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贵金属冶炼银电解工艺中,银粉在电解出槽过程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电解液,为确保银粉产品质量,必须对电解后的银粉进行洗涤。目前,在贵金属冶炼行业,银粉洗涤主要靠人工作业,即将出槽后的银粉置于洗涤槽中,注入蒸馏水浸泡并人工搅拌、反复洗涤,直至银粉洗水呈中性。洗涤后银粉不过滤,含水量较高,约为7-10%%,需用热风烘箱烘烤3-4小时,干燥后才能用于下一道工序。此外,洗涤用的洗水量较大,不仅增加了氯化钠沉银工作,有价金属损失大,同时产生大量洗水进入净化系统,增加了废水处理成本。因此,传统的人工作业,存在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有价金属银损失多,洗涤用水用量大等缺点,已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电解银粉进行离心过滤、洗涤的专用装置,以实现洗涤过滤银粉工作的全自动化,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电解银粉洗涤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金属回收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自动银粉离心过滤、洗涤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座、安装于机座上的机壳及安装于机壳顶部的机盖;在机壳内设置有竖直的中心轴组件,套装于中心轴组件上并与中心轴组件固定联接的外转鼓,设置于外转鼓内的内转鼓;在外转鼓的内底平面上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竖直的固定销,对应在内转鼓的底端均布设置有至少两个凹入内转鼓侧壁的竖直的销孔,通过销孔套入固定销将内转鼓固定配装于外转鼓上,构成双转鼓结构的离心装置;在外转鼓内壁上安装有滤袋,在外转鼓的侧壁上开设有均布的脱水通孔;在机盖上设置有分别通向内转鼓和外转鼓之间空腔两侧顶部的进料孔和清洗孔,在位于外转鼓下方的机壳底部设置有排液孔,在内转鼓的底端安装有出料斗;中心轴组件的中心轴与驱动电机联接。
本实用新型在机盖上还设置有视镜孔和观察灯孔。机壳、机盖、外转鼓、内转鼓采用316L不锈钢制作,表面喷涂乙烯、三氟氯乙烯的交替共聚物(Halar)材料进行防腐处理。
实用新型内部采用双转鼓结构的离心装置,不仅可大幅提高过滤分离效果,使银粉含水量由人工操作下的7%-10%降低到0.7%~0.8%,且可节省银粉烘干时间,减少能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含电解液的银粉进入高速运转的离心装置进行过滤洗涤,还能有效防止银粉进料过程中,因银粉比重过大直接落入出料口造成底部漏料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硝酸电解母液可实现循环回用,金属损失率可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化生产方式替代了人工洗涤银粉的作业模式,可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洗涤作业用的洗水用量也只为传统人工操作使用量的五分之一,可节约废液净化处理成本,减轻环保压力。还可防止人工操作时硝酸电解液飞溅对人身带来的危害,有效改善作业环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内转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转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4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