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身缓冲功能的汽车座椅腰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3426.2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7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中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20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身 缓冲 功能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身缓冲功能的汽车座椅腰托。
背景技术
座椅腰托是安装在座椅靠背内部用以调节座椅靠背拱起程度的调节机构。乘坐者可以通过调节腰托来调节座椅靠背拱起的程度,以达到调整坐姿、减缓腰背部疲劳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汽车座椅、火车座椅、病人座椅等。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腰托已经广泛的用在汽车座椅上。
现有的汽车座椅腰托结构多包括具有良好弹性的拱形元件和软轴拉线;拱形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软轴拉线的钢丝绳相连接;当拉紧钢丝绳时,拱形元件拱起的高度就升高;当放松钢丝绳时,拱形元件拱起的高度就降低。乘坐者可以通过调节钢丝绳的松紧来调节拱形元件的拱起高度,进而调节了座椅靠背的拱起高度,以达到乘坐舒适的效果。
目前已经公开的汽车座椅腰托存在以下问题:拱形元件一端固定,另一端被软轴拉线的钢丝绳拉紧,拱形元件在拱起后刚性较大,没有弹性,当车辆颠簸时人的背部不断与座椅靠背产生冲击,舒适性差,缓冲只能依靠座椅的靠背材料,因此对座椅靠背材料的要求较高;拱形元件一般采用弹性良好的塑料材料通过注塑成型,再与其他零件组装而成,其拱形元件结构由于制造、装配、安装等诸多要求的原因,不可能完全均匀一致,造成不同部位的刚性强弱不均,当钢丝绳调节其拱起高度时,刚性较弱的部位必然会首先变形,造成整个拱形元件只有局部变形最大,在长期往复调节使用情况下,该局部变形最大部位首先疲劳破坏造成整个部件失效,从而影响整个腰托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身缓冲功能的汽车座椅腰托,其目的是使拱形元件拱起后具有良好的弹性,可对人体后背冲击缓冲,提高座椅靠背的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身缓冲功能的汽车座椅腰托,包括基架、拱形元件、驱动器、拉索,所述的拱形元件一端滑动设在基架上,拱形元件另一端铰接在基架上,所述的拉索一端与驱动器连接;所述的拉索另一端通过拉力弹簧与拱形元件滑动端相连接。
所述的拱形元件的首端与基架的固定横梁相铰接,所述的拱形元件的末端在基架上滑动。
所述的拱形元件在平行拉索方向上设有弹性簧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拉力弹簧的调节作用,拱形元件拱起后的内部状态由刚性变成弹性,当人的后背靠在拱起的拱形元件上,由拉力弹簧作用,拱形元件将产生微小的变形,当后靠力消失时拱形元件又会及时回复原状,此种变形会根据人体后靠力量的变化实时调节,因此,当车辆颠簸时,腰托具有自身缓冲功能,人体与座椅靠背的贴合度更好,乘坐更加舒适,同时也降低了对靠背材料的要求。拱形元件背部嵌装弹性模量良好的弹性簧片作为支撑,变形时弹性簧片承担了大部分的变形力,由于弹性簧片的均匀性,使拱形元件在长度方向的变形量趋于均衡,从而避免了部件的局部疲劳,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腰托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腰托工作示意图。
图中:1.基架、2.拱形元件、3.拉力弹簧、4.驱动器、5.拉索、6.首端、7.末端、8.弹性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具有自身缓冲功能的汽车座椅腰托,安装在座椅靠背内以调节靠背拱起的程度,它包括基架1、拱形元件2、驱动器4、拉索5、拉力弹簧3;拱形元件2一端滑动设在基架1上,拱形元件2另一端铰接在基架1上,拉索5一端与驱动器4连接,拉索5另一端通过拉力弹簧3与拱形元件2滑动端相连接。
由于拱形元件的材料多为塑料,塑料强度低、耐磨性差。为了延长腰托的使用寿命,拱形元件2的首端6与基架1的固定横梁相铰接,拱形元件2的末端7在基架1上滑动。具体为,首端铰接在基架的固定横梁上,拱形元件一端固定设置在首端上;拱形元件另一端套在一转轴上,转轴两端设在两末端上。
拉索5为钢丝绳;驱动器可以是螺纹、齿轮、连杆等不同的调节机构,调节可以是手动控制或者电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中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中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34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学实验用玻璃棒
- 下一篇:生物教师用植物标本制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