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农业大棚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2857.7 | 申请日: | 2012-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5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王斌;陈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王斌;赵云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农业 大棚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农用大棚控制装置。具体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环境下的大棚环境的精确控制等。
背景技术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进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的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的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农业,使得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此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从整体来看,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程度比较低,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15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5%以上,英国、法国等甚至高到90%,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也达到了90%,而我国的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经过努力也只有45%,同时,我国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有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40%,真正具有规模的甚至不到20%,多数技术研发后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国的农业生产手段整体比较落后,特别是机械化、集约化生产,部分地区的农业水平还是停留下小农户的个体经营。
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化大棚产品的功能较少,智能化程度低,不能满足农户对精细化农业生产的需求。另一方面,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气象理论不断发展,设计具有精确控制大棚环境的系统成为可能。智能农业大棚控制装置是现有自动大棚的升级产品,本发明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进行集约化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电动控制大棚的基础上添加智能电控模块。具体讲包括具有以下功能。
[0005](1)面向农业数字信息采集与管理
农业(包括大棚与温室栽培)数字信息采集与管理应用,针对农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面积大、作物多样、地势复杂、要求低能耗的特点,研究低成本、低功耗、自组织、高信息质量的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及系统架构,为农业数字化管理提供精细、灵活并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通讯网络融合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实现农业数字信息的低成本无线采集,汇总后的数据还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远程传输,实现异地管理、分析与决策。
(3)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农业大棚的智能控制
可通过传感器网络采集农业土壤温湿度等信息,并根据所采集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对大棚的智能控制;也可以结合大棚内经济作物的种类、生长阶段与种植环境等进行自动分析,并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成长环境。
上述功能实现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下:
农用新型智能农用大棚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湿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光照检测电路、CO2检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墒情探测电路、声音检测电路、摄像采集电路、ARM11核心控制电路、大棚控制模块、声音识别模块、环境识别模块、无线通讯电路和卷膜器驱动电路组成。湿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光照检测电路、CO2检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墒情探测电路、无线通讯电路、卷膜器驱动电路、声音检测电路连接到ARM11核心控制电路,摄像采集电路也接入ARM11核心控制电路。智能农用大棚控制装置,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上级控制设备,为现场监控提供数据源。
[0009]附图说明
[0010] 附图1是智能农用大棚控制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0010]具体实施方式
[0011] 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湿度检测电路(1)、温度检测电路(2)、光照检测电路(3)、CO2检测电路(4)、红外探测电路(5)、墒情探测电路(6)、声音检测电路(7)、摄像采集电路(8)、ARM11核心控制电路(9)、大棚控制模块(10)、声音识别模块(11)、环境识别模块(12)、无线通讯电路(13)和卷膜器驱动电路(14)。工作时智能大棚控装置通过设置在大棚里的湿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光照检测电路、CO2检测电路、红外探测电路、墒情探测电路、声音检测电路、摄像采集电路,分别采集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光照等信息,经过声音识别模块、环境识别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了分析,ARM11核心控制电路把分析结果送入大棚控制模块计算出大棚的开度,并通过控制电动卷膜机执行,以调整大棚的通风量,从而实现对大棚环境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王斌;赵云,未经嘉兴学院;王斌;赵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28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水器的出水组件定位快插结构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板边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