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1815.1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C07C2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化合物 合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反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合成装置,尤其涉及适用于铝与醇反应生成铝醇盐的合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制造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装置,以江苏锡山南泉化工容器设备厂生产的新型不饱和环氧酚醛、脲醛树脂合成装置为代表。在2001年第4期《精细化工》第18卷QS11页对该装置进行了介绍。该装置主要由缩聚釜、竖式冷凝器、卧式冷凝器、缩水罐、真空缓冲器、真空泵组成。适用于酚醛清漆等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却不能用于铝醇盐的合成。由于合成的液态铝醇盐受冷会凝固成固态的铝醇盐,如采用这种竖式列管冷凝器和卧式列管冷凝器相结合的冷却方式,固态的铝醇盐会堵塞卧式冷凝器列管以及细口径的回流管。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该种装置由于没有可燃气体氢气的排放出口,无法满足防火防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压保护和防火防爆功能的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即铝醇盐合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装置,包括釜体,在釜体的上部装有冷凝回流塔;釜体和冷凝回流塔组成一体;釜体的顶部设有加料口,底部设有放料口,内部安有中心冷却盘管;釜体的外壁中部包覆冷却夹套,外壁底部包覆加热夹套;冷凝回流塔内安有竖式列管冷凝器。
所述的釜体的顶部设有釜体测温口,冷凝回流塔的底部设有塔底测温口,冷凝回流塔的顶部设有塔顶测温口。
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铝与醇合成反应生成铝醇盐工艺流程的要求,又具有过压保护和防火防爆功能。本实用新型与新型不饱和环氧酚醛,脲醛树脂合成装置比较,具有组件少、管道和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低廉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列竖式列管冷凝器冷凝器作为回流塔,可以防止铝醇盐的凝固,保证长期维持全回流条件,使合成反应得以稳定连续地进行。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冷却措施,使反应过程容易控制,不会出现压力升高和物料泄漏现象。本实用新型还采用过压保护装置、防静电火花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实现了安全防火防爆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釜体,2冷凝回流塔,3竖式列管冷凝器,4加热夹套,5冷却夹套,6中心冷却盘管,7冷却盘管进水口,8冷却盘管出水口,9放料口,10油路电热器,11静电接地网,12冷却夹套进水口,13冷却夹套出水口,14加料口,15回流塔进水口,16回流塔出水口,17釜体测温口,18塔底测温口,19塔顶测温口,20自动卸压附件,21防爆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液态铝醇盐的凝固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釜体外底部安装加热夹套并采用油热方式进行加热,在釜体外侧壁安装冷却夹套、在釜体内安装中心冷却盘管进行冷却,在釜体顶部安装列管数量较多、距离较长的竖式列管冷凝器回流塔以增大热交换面积,并采用一个大直径高中空管道做为自动卸压附件。
为了实现过压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在釜体外安装防爆膜以卸掉釜内过高压力。
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的火花,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防静电接地网。
为了保证冷却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水冷系统为两套,一套采用循环水,一套采用自来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大连海蓝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1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