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1172.0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东;刘彥红;蔡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琵琶景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水 垂直绿化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装置,尤其是一种城市中使用的垂直立面上使用的种植模块及由这些种植模块组成的种植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城市绿地面积有限,平面化的绿化方式已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生态的要求,因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建设是一个大趋势,值得我们探讨、继续深入研究,以便在今后国内城市建设中甚至是在居住区园林绿化的配套环节得到运用,为了创造良好的城市大环境。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国内垂直绿化主要是采用搭脚手架放置花盆的方法来实现,这种立面种植系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浇灌难度大,蓄水性差,因此,其中种植的植物寿命一般均很短,无法满足长期绿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城市可供绿化的平面场地无法满足要求,而垂直立面的绿化因缺乏相应的装置而很难进行的问题,设计一种适合于垂直安装进行垂直绿化的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模块,同时提供一种由垂直绿化模块建成的种植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模块,它包括箱体1和安装在箱体1中的若干块虹吸模块板2,虹吸模块板2将箱体1分割成位于虹吸模块板2的面板下部的储水空间6和位于虹吸模块板2的面板上部的种植空间3,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的背部连接有与悬挂支架挂接的L形挂槽4,箱体1的两侧面各设有一个进出水接口管5,进出水接口管5与所述的蓄水空间相连通。
所述的箱体1的侧面投影形状为“靴形”结构。
所述的箱体1的底部连接有L形构件7,L形构件7的与墙面平行的短边上设有与悬挂支架或墙面相连的螺孔8。
所述的箱体1中设有隔板9,隔板9的底部设有连通相邻储水空间6的过水孔10。
所述的箱体1两侧的进出水接口管5为相配的嵌套式结构,即一侧的进出水接口管5能插入或套接在相邻箱体对应侧的进出水接口管5中。
所述的虹吸模块板2包括面板11和与面板11相连的承重虹吸筒12,承重虹吸筒12呈上大下小的锥台结构,面板11上设有渗水孔13;所述的承重虹吸筒12中设有一个放置吸水剂的空间,承重虹吸筒12的筒壁上设有虹吸孔14,承重虹吸筒12的底部设有托杯条15;当土壤中的含水量减少时,承重虹吸筒中的土壤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产生虹吸将储水空间6的水分吸入到土壤中起到湿润灌溉作用,有效的减少给植物浇水的次数,又保证了植物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一种可蓄供水的垂直绿化种植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悬挂支架16和悬挂于悬挂支架16上的垂直绿化模块17,垂直绿化模块17通过其上的L形挂槽4及L形构板7挂装定位在悬挂支架16上,横向排列的每行上的垂直绿化模块17之间的进出水接口管5相互连接,每行最后一个垂直绿化模块17一侧的进出水接口管5均与次进水管相连,每个次进水管与支进水管18相连,支进水管18与集水箱19相连,每行第一个垂直绿化模块17外侧的进出水接口管5均与次排水管20相连,次排水管20与主排水管21相连,主排水管21与集水箱19相连,集水管19还连接有主进水管22,集水管19还安装有感应水位的浮球。
所述的集水箱19还与建筑排水系统23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了目前垂直绿化中无法蓄供水的问题,它具有施工便捷,生态节能的优点,能延长垂直绿化植物寿命,抗旱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结构,制造方便,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绿化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绿化模块中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虹吸模块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垂直绿化种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琵琶景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琵琶景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1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