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型棚支护内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592.7 | 申请日: | 201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牛现伟;王玉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8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U型棚支护的改进技术,具体涉及是—种U型棚支护内扎结构。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巷道是生产运输及行人的安全通道,须确保绝对安全和巷护的相对稳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井下巷道支护工艺在煤矿生产实践中得到不断更新演变,由原来的坑木支护结构逐渐发展到目前的钢材支护和锚杆金属网喷浆支护结构,其巷护的支护力也随着支护结构的改变而不断得到增强,对于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和巷道的安全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矿对顶板不稳定,矿压大的巷道,主要采用抗压性能较好的U型钢自制加工的支架棚支护,由于巷道围岩破碎等因素,巷道顶压、侧压均较大,虽然抗压性能较好的U型棚规格尺寸在不断的放大,由原来的25U型钢改为29U型钢加工的支护棚支护,现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应用36U型钢支护,但仍有不少支架棚被顶板压弯,而且90%以上的弯曲均发生在棚支护腰线1米以下的腿部(主要反映为下腿弯曲内扎),导致上棚梁空顶扭曲,整个支架棚尚失支撑力,威胁巷道的安全。鉴于上述情况,对于煤巷道掘进及扩修巷道我矿U型棚支护主要采用外扎型U型棚支护,如图1所述,外扎角度一般为10度,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部分锚网喷巷道变形较小,巷道顶部部分浆皮开裂的巷道,采用外扎型U型棚就必须要对原有巷道进行开帮,破坏原有的巷道支护,若采用直墙半圆拱形U型棚支护,则随着矿山压力的不断增大,腿部则成为变形的薄弱地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受力均匀,稳定性强,使用方便,效果好的U型棚支护内扎结构。
技术方案:一种U型棚支护内扎结构,包括U型棚,该U型棚的腿部竖直向下,在U型棚两侧的腿部上分别设置有伸向煤层用于加固的锚杆。
各锚杆与U型棚两侧支腿垂直。各锚杆与U型棚支腿之间采用卡兰固定。
所述卡兰的结构是与U型棚表面形状近似匹配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卡兰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翻边,翻边上设置锚杆插孔。所述锚杆插孔的形状为圆形或者半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等形状。所述锚杆采用树脂锚杆。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内扎U型棚结构无需对原有巷道进行开帮,不会破坏原有巷道的支护,而且腿部与巷道壁固定在一起形成稳定结构,操作简单有效。利用在U型棚腿部加设卡兰的方式进行固定,能避免在U型棚腿部打孔造成棚体强度下降、不方便重复利用等问题,提高了巷道支护强度,有效地减少了U型钢腿部破坏情况发生,目前该U型棚结构已经在多个矿区试用,支护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外扎型U型棚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扎U型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树脂锚杆配合卡兰固定U型棚腿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U型棚,1a为U型棚外扎腿部,1b为U型棚内扎腿部,2为竖直锚杆,3为卡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2,U型棚1的腿部竖直向下形成内扎结构,在U型棚1两侧的腿部1b上分别设置有伸向煤层用于加固的锚杆。各锚杆与U型棚两侧支腿垂直。参见图3,各锚杆与U型棚支腿之间采用卡兰3固定。卡兰3的结构是与U型棚腿部1b表面形状近似匹配的U型结构,该U型结构卡兰的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翻边,翻边上设置锚杆插孔。其中,锚杆插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半圆形或者椭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等形状。锚杆孔与锚杆外形匹配,锚杆2采用树脂锚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未经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六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