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室内专用分机的楼宇对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452.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平隆飞达日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Q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301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内 专用 分机 楼宇 对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室内专用分机的楼宇对讲系统,应用于访客在楼梯口同楼层住户之间的对话通讯以及住户通话后对楼梯口门的开启。
背景技术
为了加强对整栋楼房住户的安全管理,人们在一楼(地面)楼梯口设立一道门,以控制非经住户同意的访客进入。为了方便楼层室内住户同楼梯口门前的访客通话以及通话结束后开启楼梯口门,人们在楼梯口门扇旁边安装了楼梯口对讲机。
现行楼宇对讲系统以市用电为直流电源的电源,包括电控锁及自动闭门器;以及包括带有数字按键线路、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的整流滤波线路、麦克音频信号输入线路、喇叭音频信号输出线路,按键数字信号及音频信号控制处理系统组成的楼梯口对讲机。还包括利用导线连接到楼层室内住户专用分机。楼层室内住户利用专用分机,访客利用对讲系统中的楼梯口对讲机,实现两人之间的通话。其不足是楼梯口对讲机与住户之间需预埋和架设专用有线线路,工作量大,成本高,与土建进度之间协调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楼层住户免于使用室内专用分机的无室内专用分机的楼宇对讲系统。
无室内专用分机的楼宇对讲系统,
包括安装在楼梯口门扇旁边的楼梯口对讲机;此楼梯口对讲机带有直流电源;
数字按键线路;
数码显示线路;
喇叭音频信号输出线路;
麦克音频信号输入线路;
按键数字信号及音频信号控制处理线路系统;
包括电控锁及自动闭门器;电控锁带继电器控制线路;
其特征是:
包括住户手机;
按键数字信号及音频信号控制处理线路系统含有以下线路:
无线移动通讯模块;
CPU单片机;
DTMF解码芯片;
无线移动通讯模块通过音频输入接口和音频输出接口分别与麦克音频信号输入线路的输出端、喇叭音频信号输出线路的输入端相连;无线移动通讯模块还通过DTMF解码芯片接口与DTMF解码芯片相连,通过CPU单片机接口与CPU单片机相连,通过自身内置天线或外置小天 线两者之一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网络同住户手机相连;
DTMF解码芯片通过CPU单片机接口与CPU单片机相连;
CPU单片机通过继电器控制线路由串联在电控锁电磁铁电流线路中的继电器主触点开关实现对电控锁开启与关闭状态的控制;
数字按键线路的输出端口与CPU单片机的数字键盘接口直接相连;
数码显示线路的输入端直接与CPU单片机的数码显示接口相连;
直流电源向数字按键线路、数码显示线路、DTMF解码芯片、喇叭音频信号输出线路、麦克音频信号输入线路、无线移动通讯模块、CPU单片机、继电器控制线路提供直流电源。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拓展了现有用户手机的功能,将它用于开启楼梯口门。由于用户终端是通用的移动电话机,方便维护。推动了楼梯口对讲机技术的更新换代,实现楼宇对讲系统从有线到无线、从独自组成网络到与公众通信网络相连的进步。
2、提高了人们之间交往的沟通效率,如果用户不在家,访客也可以利用楼梯口对讲机和用户对话,无需要另外利用手机拨打用户手机寻呼。
3、推动了楼梯口对讲机技术的更新换代,为规模化、规范化维修楼梯口机创造了技术上可实现的条件,降低了因现有有线楼梯口机结构繁琐,种类繁多而要求维修人员懂多种楼梯口机技术才能步入楼梯口对讲机维修服务业的门槛,使维修变得更加容易,有力地拉动了楼梯口对讲机技术维修业的出现,加强了社区管理及社区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实现了社会的进步。
4、免去了制作楼宇用户室内专用分机,不需要预埋或架设有线线路,节约了成本,节省了楼宇对讲系统的建设成本和建设时间。
5、住户不在家时,访客可利用楼梯口对讲机同楼层住户通话,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模块图。
图中1是楼梯口对讲机,2是电控锁及自动闭门器,3是移动无线通信网络,6是住户住户手机。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任务操作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模块线路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平隆飞达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南平隆飞达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碳纤维色织雨丝斜记忆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下一篇:双层双面网眼布及其织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