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用弹性缓冲式顶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90287.8 | 申请日: | 2012-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吕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16 | 分类号: | F01L1/1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 地址: | 400054***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弹性 缓冲 式顶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气缸头(气缸盖)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噪音的汽车及摩托车内燃机气缸头(气缸盖)用弹性缓冲式顶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燃机是动力机械的核心部份件,其性能的好坏关系着动力机械整机的品质,而内燃机的噪音是衡量内燃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内燃机运行时产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气缸头(气缸盖)部分,尤其是气缸头(气缸盖)摇臂工作时,摇臂与顶杆以及与气门杆端头有一定的间隙,使其相互碰撞而产生噪音。
内燃机气缸头(气缸盖),主要由气缸头(气缸盖)基体、基体上的上摇臂和下摇臂、上摇臂和下摇臂之间的顶杆以及气门杆构成。在上摇臂的端头安装有气门间隙调节螺钉,该调节螺钉通过螺纹与上摇臂固定。顶杆的两端具有与上摇臂及下摇臂上球形凹槽相匹配的球头,所述顶杆的上端与上摇臂接触,下端与下摇臂接触,下摇臂与凸轮接触,当内燃机起动后,凸轮转动带动下摇臂、顶杆、上摇臂等的运动。所述基体上具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底部具有气门座,所述气门杆从下往上穿过气门座和进气通道及排气通道,其上端与调节螺钉相接触,并且调节螺钉与气门杆在同一轴线上受力,这样,通过上摇臂的运动带动调节螺钉下压气门杆,使气门杆上下运动,从而使内燃机的进、排气门交替开启和关闭,保证内燃机的正常工作。
但是在装配好的摩托车内燃机上,调节螺钉与气门杆上端之间始终会存在0.03—0.05mm左右的间隙;而内燃机运行时,随着内燃机运动时间的加长,内燃机内各零部件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普遍使用的气缸头(气缸盖)基体的材质铝合金、上摇臂的材质为钢件、顶杆的材质为铝合金或钢件,在运行中,由于材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膨胀系数,材料的物理性能差异较大,导致上摇臂与顶杆、以及与上摇臂固定的调节螺钉与气门杆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从而在内燃机运行时产生强烈的撞击声,这不但容易使噪声参数超标,更会使此部位磨损加剧,缩短内燃机寿命。
尽管人们采用了很多的方法来降低噪音的产生,但现有的技术中,效果最好的就是改变气缸头(气缸盖)基体、上摇臂以及顶杆等的材质,使其膨胀系数接近,但是这样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需要研发及制作新的制造材料),并且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用弹性缓冲式顶杆,能够有效地解决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噪音的问题,从而延长内燃机的寿命,提高整机的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内燃机气缸头(气缸盖)用弹性缓冲式顶杆,包括顶杆本体和设于顶杆本体两端的第一球头和第二球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球头底座,所述球头底座与第一球头固定,该球头底座通过套筒与顶杆本体相连;在套筒内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位于两球头底座与之间,并且通过按压第一球头能够将所述弹簧位压缩。
将顶杆设置成两部分,然后通过套筒将两部分相连,并且在套筒内加设弹簧,这样将原有的刚性顶杆更改为具有一定伸缩能力的顶杆。在将顶杆装配到上摇臂和下摇臂之间时,通过外力(通常为人工)按压球头,从而压缩弹簧,由于弹簧在受到压缩后会发生形变,在撤销外力的情况下,弹簧会进行复位,这时,弹簧将球头底座顶开,使整个顶杆的长度变长,从而推动上摇臂,使与上摇臂固定的调节螺钉与气门杆端头紧密贴合(基本不会存在间隙);当内燃机工作后,气缸头基体、上摇臂、下摇臂以及顶杆等发生形变后,顶杆与上摇臂之间的间隙会因弹簧的迅速复位而使顶杆的长度进一步变长,从而使顶杆与上摇臂始终紧密贴合,并且推动上摇臂使与上摇臂固定的调节螺钉与气门杆端头之间也紧密贴合,这样在整个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上摇臂与顶杆以及调节螺钉与气门杆端头之间的间隙会被迅速消除,避免了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上摇臂部分工作发生碰撞振动,从而有效地消除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在套筒的侧壁上还至少开设有一个排气孔。用于在装配时,压缩弹簧的过程中排出套筒内的空气,更便于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球头底座的一侧与第一球头固定,另一侧设有柱状台阶,该柱状台阶与套筒间隙配合,以起到轴向定位作用;所述球头底座通过该柱状台阶与套筒配合与顶杆本体相连;在柱状台阶远离球头底座的一端还设有弹簧定位轴,与弹簧内径配合起定位作用,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并固定在该弹簧定位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吕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吕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2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润滑油稳压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工作面主扇报警用电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