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锅炉用除尘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90216.8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6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娟;兰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兰氏调味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18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锅炉 除尘 脱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领域的除尘脱硫装置,特别是一种燃煤锅炉用除尘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燃煤大国,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灰尘及二氧化硫,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烟气中含有的灰尘悬浮在大气中,对人体呼吸系统、大气能见度和城市景观等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而且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与空气中的水蒸汽接触,形成酸雨,严重污染水源及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保护环境已成为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已有多种除尘脱硫方法和设备,现有的除尘脱硫方式包括干式、湿式和半干式,除尘和脱硫独立进行,其工作过程也是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系统中完成,该除尘脱硫系统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能耗较大。虽然除尘脱硫一体化的技术已有报道,但除尘脱硫方式较为单一,如仅采用干式或者湿式除尘脱硫方法,还存在着各自的缺点,导致除尘脱硫的效果不理想,而且现有的除尘脱硫设备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系统难于维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除尘脱硫效率高的燃煤锅炉用除尘脱硫装置。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用除尘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器体、设置在器体内部的集气罐、反应室,安装在器体顶部且伸入反应室内的多个药液进管、安装在器体底部器壁上的导流片和安装在反应室底部外壁上的旋流片组成;在器体中部设有热交换室,在药液进管的底部均装有喷雾喷头;上述在每个药液进管的底部均装有喷雾喷头。
上述集尘罐为漏斗状,底部为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在十几平方米的地面上实现了小型锅炉(10吨以下)的除尘脱硫工作,装置整体造价较低,并且脱硫除尘效果理想,除尘效率高于98%,脱硫效率达85%以上。
2、可大大减少了石灰水池中的固体灰分,减轻了湿式除尘脱硫系统的工作量,大幅度地降低了操作人员挖掘石灰的工作量,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燃煤锅炉用除尘脱硫装置,由器体10、设置在器体内部的集气罐2、反应室5、集尘罐8、安装在器体顶部且伸入反应室内的三千个药液进管1、安装在器体底部器壁上的导流片7和安装在反应室底部外壁上的旋流片6组成。在器体中部设有热交换室3,在药液进管的底部装有喷雾喷头4,从而在反应室内形成三级喷淋装置。上述集尘罐为漏斗状,底部为出口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来自除尘后的烟气经分配室、加热室、集气室进入净化器的底部,通过导流片,形成上升层流状态,进行吸收反应。由于在反应室中设置多级喷雾装置,烟气与喷雾被吸收并形成溶于水的硫酸盐。二氧化硫与吸收夜的反应过程不但在气液接触中进行,还存在气-气化学反应,因此提高了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烟气通过反应室后气体中的液滴经沉降作用和导流片的阻挡旋风离心作用,分出气体中的水雾,再进入加热室,进行热量交换,增温后的烟气排除净化器。多级喷淋吸收液经集尘罐的底部出口9导出,流入反应池。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在十几平方米的地面上实现了小型锅炉(10吨以下)的除尘脱硫工作,装置造价较低,并且脱硫除尘效果理想,除尘效率高于98%,脱硫效率达85%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兰氏调味品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兰氏调味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90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气帐篷的安全充气结构
- 下一篇:立体车库的安全防护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