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927.3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立 |
主分类号: | A01F12/22 | 分类号: | A01F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收割机 脱粒 滚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筒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联合收割机脱粒滚筒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缺陷与不足,甚至有些用户在服务三夏农忙季节中不得不一机配多个脱粒滚筒配件,才敢远去跨区作业,给用户带来极大不便并增加很多不必要开支,不足之处主要有:脱粒钉齿受力强度不够,难以适用于倒伏潮湿作物中含水分及球状的不能分离的作物,做不到无漏穗并脱净,整体受力强度不高;难以调节脱粒主杆之间的间隙,适应性不强;薄弱处容易开焊、开裂;无法满足不同作物对不同杆数的脱粒主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强、受力强度大、坚固耐用、脱粒无漏穗。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结构,该结构中包括滚筒轴和多个脱粒主杆,其中所述滚筒轴上安装有固定主盘和连接圆盘,所述脱粒主杆均匀对称地安装在固定主盘和连接圆盘的圆周上,脱粒主杆上设置有钉齿,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主杆包括多齿脱粒主杆和少齿脱粒主杆,其中多齿脱粒主杆的钉齿数量与少齿脱粒主杆的钉齿数量之差为1。
进一步地,所述多齿脱粒主杆的钉齿数量为16根,所述少齿脱粒主杆的钉齿数量为15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圆盘上开有与脱粒主杆外形匹配的凹槽,脱粒主杆上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凹槽上方开有对应的螺孔排。
进一步地,凹槽上方开有一个螺孔排,所述固定板上开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螺孔排。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主盘、连接圆盘均采用梯形固定连接板与滚筒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脱粒主杆包括16根钉齿的多齿脱粒主杆和15根钉齿的少齿脱粒主杆,增加了整体脱粒钉齿的受力强度,使用起来对一些难脱的作物达到了无漏穗及脱净的效果,脱粒倒伏性能好,防漏性能强;固定板和凹槽上方开有对应的螺孔排,可调节脱粒滚筒齿杆的间隙,对不同作物进行脱粒的适应性强;固定主盘和连接圆盘在与滚筒轴的连接处采用梯形固定连接板与滚筒轴相连接,起到了防开焊、开裂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脱粒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结构,该结构中包括滚筒轴和多个脱粒主杆,脱粒主杆包括具有十六个钉齿的多齿脱粒主杆21和具有十五个钉齿的少齿脱粒主杆20,上述两者的钉齿数量之差为1。以现有技术中久保田的688型联合收割机为例作对比,该型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主杆共有六个,均匀对称设在连接圆盘与固定主盘上,故称之为六杆脱粒滚筒,其中一种脱粒主杆上面的钉齿密度排列为二十根,另一种排列为十根,两者的钉齿数量之差为十。而本实用新型中,多齿脱粒主杆21具有16个钉齿而少齿脱粒主杆20具有15个钉齿,与现有技术的脱粒主杆相比,多齿、少齿脱粒主杆在相互交叉时钉齿密度增加了,脱粒钉齿的整体受力强度也均匀了,尤其对倒伏潮湿作物中含水分及球状而不易分离的作物,更能体现出这种优点,对一些脱粒难度大的作物也能够做到脱粒无漏穗,整体受力强度高,对倒伏作物的脱粒效果好,防漏性能强。
滚筒轴7一端为旋切输送器10,另一端为固定主盘1,旋切输送器10和固定主盘1之间设置有连接圆盘6,脱粒主杆均匀对称地安装在固定主盘1和连接圆盘6的圆周上,固定主盘1和连接圆盘6采用是四块加厚圆盘固定,整体缩短了滚筒连接圆盘6与固定主盘1中间的分配间距,提高了滚筒结构的整体性能,不易产生断裂,开裂等现象。连接圆盘6上开有与脱粒主杆外形匹配的凹槽5,脱粒主杆上的梯形固定连接板4起到了防止开焊或开裂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立,未经王建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