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置炒勺的锅盖及炒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760.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林能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宝炊具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A47J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515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炒勺 锅盖 炒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调炊具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置炒勺的锅盖及炒锅。
技术背景
目前,炒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厨房用具,其包括炒锅锅体、锅盖和炒勺。在日常使用炒锅时,使用者常常会遇到炒勺没地方可放的问题。要么将炒勺放置于灶台上,这样既不卫生,又容易滑落;若是食物(特别是肉类)未熟,炒勺放置于碗或盆内,需要用额外的碗及盆。以上这些问题多少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炒锅锅盖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炒锅存在炒勺没法放置的缺点,提供结构简单,具有人性化及便捷性的一种可置炒勺的锅盖。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独特外观的可置炒勺锅盖的炒锅,为厨房炊具增添一缕艺术的气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可置炒勺的锅盖,包括锅盖体,所述锅盖体上设置有下凹结构,用于放置炒勺。
优选的,所述下凹结构设置于所述锅盖体的顶部正中。
优选的,所述下凹结构为下凹的长椭圆形状,使炒勺能够轻易置于其上,不易滑落。
优选的,下凹结构采取冲压成型加工成,工序简单、节约材料;
优选的,所述锅盖体上固定有用于操持的盖柄。
优选的,所述盖柄为单头固定于所述锅盖体上。
一种带可置炒勺的锅盖的炒锅,包括锅体及与之相配合使用的锅盖,所述锅盖为可置炒勺的锅盖。
优选的,所述锅体设有主操持长柄和辅助操持短柄。
与现有炒锅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锅盖上设置一长椭圆形下凹,可轻易放置炒勺,方便使用者在烹煮过程中炒勺的放置。其一可以避免炒勺放置于灶台上,既不卫生,又容易滑落的缺陷;其二避免因食物(特别是肉类)未熟,炒勺放置于碗或盆内,带来额外的碗及盆的清洗工作。同时,结构简单,独特的下凹结构采用冲压成型,无需任何辅助性加工及材料,不仅成本低、耐用,而且美观、独特,具有一定的艺术气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可置炒勺锅盖的炒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可置炒勺锅盖的炒锅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可置炒勺的锅盖,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盖体2,所述锅盖体顶部正中冲压成型一下凹结构,用于放置炒勺6。优选的,所述下凹结构为一长椭圆的下凹形状,使炒勺能够轻易置于其上,不易滑落。优选的,所述锅盖体2上固定有用于操持的盖柄5。所述盖柄为单头固定于所述锅盖体上。
一种带可置炒勺锅盖的炒锅,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锅体1及与之相配合使用的锅盖2;所述锅盖2为所述可置炒勺的锅盖。所述锅体设有主操持长柄3和/或者辅助操持短柄4。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宝炊具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宝炊具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