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联挂软管的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434.X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阳靖;林文君;肖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9/00 | 分类号: | B61D4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联挂 软管 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具体为一种带联挂软管的动车。
背景技术
动车的头车端部普遍采用玻璃钢或铝板的导流罩结构,车端的联挂软管通过自动车钩实现气路的联挂,从而实现联挂软管两端固定的安装方式。但是,当联挂软管不能与车钩相连,也就是联挂软管带接头体的一端处于自由状态,没有约束时,在列车运营过程中由于振动等因素,联挂软管的接头体就会对导流罩产生冲击,振动较大时会严重对导流罩产生破坏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联挂软管的动车,可固定联挂软管带接头体的一端,对其进行约束,使联挂软管的接头体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不会对导流罩进行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联挂软管的动车,包括车钩、设在动车头车端部的导流罩和导流罩罩体内侧的联挂软管,联挂软管的一端为接头体且该接头体与动车车钩连接,所述动车还包括固定联挂软管一端接头体的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座、可夹持联挂软管的软管夹和紧固件,所述支架座底部固定到导流罩罩体内侧,所述软管夹通过紧固件固定到支架座。
所述软管夹为相对的侧面带有凹槽的两块结构体,两块结构体对接后中间形成可供联挂软管穿过的通道,且两块结构体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紧固结构体的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该安装孔固定到支架座。
所述支架座上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所述紧固件固定到该腰形孔内。
所述紧固件为螺栓和螺母。
所述支架座为U形板。
紧固前,先将联挂软管带接头体的一端通过软管夹的结构体夹紧,再用紧固螺栓穿过支架座的腰型孔以及软管夹的安装孔,通过紧固螺母进行紧固,这样就将联挂软管带接头体的一端约束固定。操作时,可根据联挂软管的长度将软管夹、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在固定支架座的腰型孔上上下移动,待选定好合适的位置后再紧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很方便,通过固定机构的紧固,完全可以约束软管的摆动,有效避免软管端部的接头体在列车运行中因振动因素对导流罩产生破坏作用,维护机车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带联挂软管的动车,包括车钩1、设在动车头车端部的导流罩4和导流罩4罩体内侧的联挂软管2,联挂软管2的一端为接头体3且该接头体3与动车车钩1连接,所述动车还包括固定联挂软管2一端接头体3的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座5、可夹持联挂软管的软管夹6、螺栓7和螺母9,支架座5底部固定到导流罩4罩体内侧,支架座5上设有上下方向的腰形孔10,软管夹6为相对的侧面带有凹槽的两块结构体,两块结构体对接后中间形成可供联挂软管2穿过的通道,且两块结构体的对应位置设有用于紧固结构体的安装孔,螺栓7穿过支架座5的腰型孔10以及软管夹6的安装孔,通过螺母9进行紧固,且螺母9与软管夹6之间还设有垫圈8。
支架座5为U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部甲状腺眼部晶体X线防护盔
- 下一篇:一种地铁车辆可调节立柱扶手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