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力消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266.4 | 申请日: | 2012-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阎加军;徐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J1/20 | 分类号: | D02J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力 消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生产时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新线表面和内部应力、使新线变得柔软的应力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刚生产出来的新线,包括棉线、化纤等,表面和内部应力往往不均匀,线材表面较硬,手感不好,且在绞线或使用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因为线材的应力不均而容易出现断线、绞线松散的现象。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通过手工对新线进行摩擦,以使新线变得柔软,再进一步进行绞线等后处理工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消除新线表面和内部应力、使新线变得柔软的应力消除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力消除装置,用于消除新线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包括上部具有线材进口、下部具有线材出口的盒体;竖直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能够水平自转的转动支板;驱动所述转动支板自转的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板上的绕线轮组,所述绕线轮组包括第一绕线轮盘和直径比所述第一绕线轮盘小的第二绕线轮盘,且所述第一绕线轮盘和第二绕线轮盘位于所述转动支板的同一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轮盘的直径与第二绕线轮盘的直径之比在3~1.5:1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绕线轮盘的盘心与第二绕线轮盘的盘心在同一水平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绕线轮盘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板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支板为菱形,第一绕线轮盘与第二绕线轮盘设置在所述转动支板的横向的两个对角上。
优选地,所述转动支板能够绕所述菱形的竖直对角线水平自转。
本实用新型应力消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先使线材从盒体上部的线材进口穿入,自两个绕线轮盘的中间向外先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过第一绕线轮盘,然后再绕过第二绕线轮盘并使线材在第二绕线轮盘上的绕向与在第一绕线轮盘上的绕向相反,且使线材在两个绕线轮盘上的绕线圈数相等,最后使线材从盒体下部的线材出口穿出;启动驱动装置,使转动支板开始自转,线材连续地穿入穿出盒体,随着转动支板的转动并经第一绕线轮盘的拉紧和第二绕线轮盘的放松,线材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得以消除。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巧妙,通过使线材先绕过大直径的第一绕线轮盘再绕过小直径的第二绕线轮盘,使线材在连续经过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过程中,先经过拉紧再经过放松,且随着转动支板的转动而扭动,因而使得线材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得以消除,使新线变得柔软,整个过程为机械化操作,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力消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力消除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应力消除装置时的线材绕向图;
其中:1、盒体;10、线材进口;11、线材出口;2、转动支板;3、绕线轮组;31、第一绕线轮盘;32、第二绕线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的应力消除装置,用于消除新线表面和内部的应力。所述应力消除装置包括上部具有线材进口10、下部具有线材出口11的盒体1;竖直设置在盒体1内且能够水平自转的转动支板2;驱动转动支板2自转的驱动装置;设置在转动支板2上的绕线轮组3,所述绕线轮组3包括第一绕线轮盘31和直径比所述第一绕线轮盘31小的第二绕线轮盘32,且第一绕线轮盘31和第二绕线轮盘32位于转动支板2的同一面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绕线轮盘31的直径与第二绕线轮盘32的直径之比为2:1。转动支板2为菱形,其能够绕菱形的竖直对角线水平自转。第一绕线轮盘31与第二绕线轮盘32设置在转动支板2的横向的两个对角上,且两个绕线轮盘的盘心在同一水平位置。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绕线轮盘32是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地设置在转动支板2上的。
本实施例的应力消除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全液压钻机用集成式联动控制阀组
- 下一篇:包衣丸化种子裂解率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