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识别用手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9195.8 | 申请日: | 201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7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马宝玉;蒋德梅;范会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宝玉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生儿 识别 用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生儿识别用手圈。
背景技术
在医院妇产科的新生儿长相很难辨认,为了便于管理和识别,防止新生儿抱错,常用的方法是给新生儿带上标识牌,在标识牌上标注新生儿的信息。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给新生儿带上具有松紧的手圈,在手圈上设置标识牌,这种手圈只能通过自身的松紧调节大小,对有的新生儿过松,易脱落,对有的新生儿则过紧,会产生不适,适应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调节、适应性好的新生儿识别用手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生儿识别用手圈,包括连接带和标签袋,所述连接带上套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绳,所述标签袋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通过连接扣连接,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结带,所述连接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粘结带,所述第一粘结带和第二粘结带位于连接带不同的表面上。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粘结带和第二粘结带的宽度小于连接带的宽度。
一种具体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粘结带的长度小于第二粘结带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通过第一粘结带和第二粘结带将连接带固定在新生儿的手腕上,可以根据新生儿手腕的粗细进行调节,新生儿不会产生不适,并且可以随时进行调节,适应性好。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生儿识别用手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
1-标签袋;2-第一连接绳;3-连接扣;4-第二连接绳;5-连接带;6-第一粘结带;7-连接套;8-第二粘结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生儿识别用手圈,包括连接带5和标签袋1,可以在标签袋1内放置标示卡,所述连接带5上套装有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绳4,所述标签袋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绳2,所述第一连接绳2和第二连接绳4通过连接扣3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将标签袋1取下或连接上,所述连接带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粘结带6,所述连接带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粘结带8,所述第一粘结带6和第二粘结带8位于连接带5不同的表面上。
所述第一粘结带6和第二粘结带8的宽度小于连接带5的宽度,在连接时,第一粘结带6和第二粘结带8不会对新生儿的皮肤产生刺激。
所述第一粘结带6的长度小于第二粘结带8的长度,便于调节手圈的大小,以适应不同新生儿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宝玉,未经马宝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9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