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热释电传感电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8185.2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阮树成;梅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玉刚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热释电 传感 电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光源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红外热释电传感电灯。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电灯和控制开关有多种方式可选,如白炽灯、荧光灯等,白炽灯光效低,耗电大,但是较小功率用量还较大。控制开关装在固定位置上不够方便,常因不及时关灯浪费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人体红外线感应照明的一种红外热释电传感电灯。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灯头和灯泡,还包括热释电传感器、光敏电阻、信号控制集成芯片、三极管电流放大器、继电器和控制电路直流电源,其中,热释电传感器输出并接电容C1、可调电阻RP,由可调电阻RP中心滑点接入信号控制集成芯片,光敏电阻引入偏压后接入信号控制集成芯片,信号控制集成芯片输出经限流电阻接入三极管电流放大器驱动继电器,灯泡插入灯头经继电器触点接交流电源;
热释电传感器前方设置菲涅耳透镜,热释电传感器窗口对准菲涅耳透镜焦距轴心。
本实用新型产生积极效果是:人体红外传感电灯照明,结构简单对环境无电磁污染,受控范围大,使用方便、节电。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原理框图
图2红外热释电传感电灯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法和实施例:包括灯头6和灯泡7,还包括热释电传感器1、光敏电阻3、信号控制集成芯片2、三极管电流放大器4、继电器5及控制电路直流电源,其中,热释电传感器1输出并接电容C1、可 调电阻RP,由可调电阻RP中心滑点接入信号控制集成芯片2,光敏电阻3引入偏压后接入信号控制集成芯片2,信号控制集成芯片2输出经限流电阻接入三极管电流放大器4驱动继电器5,灯泡7插入灯头6经继电器5触点接交流电源。
图2,信号控制集成芯片IC1采用数模混合结构CS19508,内置两级高输入阻抗运算放大器、电压比较器、状态控制器、延时和封锁时间器及参考电压源。
当人体行走活动辐射红外线由热释电传感器X转换为电信号,经信号控制集成芯片IC1放大、整形处理为高电平,通过三极管电流放大驱动继电器J,触点JK吸合接通B电源,点亮电灯D。
人离开后,电路处于延时状态,电灯D仍亮着,经过设定的延时后结束,电路复位,继电器J触点JK释放切断B电源,电灯D熄灭。
图中,热释电传感器配合菲涅耳透镜提高传感灵敏度,可调电阻RP和电容C1用以调整传感器输出信号强度,得到合适的探测红外辐射距离,并滤除干扰。电阻R1提供光敏电阻R2偏压,光敏电阻R2检测环境自然光亮度,在白天呈低电平,经电阻R7限流使三极管VT截止,继电器触点为常开,电灯D不会亮,到夜晚则呈高电平,使IC1进入工作状态。
电阻R3、R4电容C2、C4分别组成IC1内置两级运算放大器反馈网络,电容C3耦合两级运放。电阻R5电容C5决定延迟时间,电阻R6电容C6触发封锁时间的定时元件,在接通电源时,使电路经延时后再进入工作状态,以防止误动作。电阻R8是ICI接地通路。
控制电路直流电源由电容C9与电阻R9接入交流电源AC220V,二极管VD1整流,电容C7、C8滤波,二极管VD2稳压和三端稳压集成电路IC2两次稳压,确保整体电路工作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玉刚,未经梅玉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8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