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承压水箱的加压锁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7688.8 | 申请日: | 2012-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何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何燎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承压 水箱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非承压水箱上加装一综合功能阀或两个独立阀装置,使得非承压水箱在承受一个安全压力的同时更好地锁住水箱的温度,进一步加强保温。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安装存储式热水器,在当今市场上存储式热水器有两种,一种是承压水箱,即整个水箱是封闭型的,除了相应的接口没有与大气相连的开口;另一种是非承压水箱,即开口型的,除了相应的接口以外始终有一根通气口与大气连通。这里有一个矛盾,存储式热水器中的水箱其最大的功效就是要存储热水,要保温,对于保温水箱来说,封闭水箱的保温效果要大大高于开放式水箱的保温效果。有没有一种装置能够进一步增强非承压水箱的保温效果,同时也增加一点安全的压力使得非承压水箱的出水压力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非承压水箱的通气口安装一个双压控呼吸阀或通过一个三通管安装两个独立的正负压安全阀;呼吸阀或安全阀均垂直安装在水箱通气口上。
其中,双压控呼吸阀有一个连接口和一个透气口,阀体内有两个活塞,一个活塞在连接口处压力超过预定值时只可以向上移动,从而使连接口与透气口连通;一个活塞在透气口压力大于连接口处压力时只可以向下移动,从而使连接口与透气口连通;通过两个活塞不同的运动方向,使得与连接口处连通的水箱体内在安全的压力下处于封闭状态,从而达到对水箱中液体的锁温,防止丢温。
其中,两个独立的正负安全阀,每个安全阀都有一个连接口和一个透气口,每个阀体内都有一个活塞,正压安全阀,当连接口处的压力大于一个预定值时,阀体内的活塞移动,使得连接口和透气口连通进行泄压,连接口处的压力下降时,阀体内的活塞恢复到原位置,重新关闭连接口和透气口;负压安全阀,当透气口的压力大于连接口处压力时,阀体内的活塞移动,使得透气口与连接口连通,增加箱体内的压力至少达到大气压,避免箱体内出现负压。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了解到,无论是采用一个双压控呼吸阀,还是两个独立的正负压安全阀,所完成的功效是一致的,就是当箱体内由于某种原因或动作,使箱体内的压力增大超过预定值时,通过阀体内的活塞移动,水箱体内通过通气口、阀体连接口、阀体透气口与大气连通,这样箱体内的压力马上恢复到安全状态;反之,当由于某种原因或动作,使箱体的压力降低,降低到比大气压还低的时候,就是刚刚接近出现负压情况下,阀体内的活塞又产生移动,水箱体内通过通气口、阀体连接口、阀体透气口与大气连通,这样箱体内的压力马上恢复到安全状态。当箱体内处于安全压力范围内,阀体是不移动的,所以此时整个箱体内处于封闭状态,水温就不可能通过箱体的通气口散热。也彻底解决非承压水箱通气口散热的旧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非承压水箱的通气口安装一个双压控呼吸阀或两个独立安全阀,一方面彻底解决非承压水箱通过通气口散热,更好地实现保温,使得非承压水箱的保温效果几乎可以达到与完全封闭的承压水箱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非承压水箱体内始终处于一个安全的封闭的微压范围内,间接加大了非承压水箱的出水压力,使得非承压水箱出水的压力更大了。而且使得水箱中的水更加干净。整个装置非常简洁,安装方便,在所有的非承压存储式水箱上都可以直接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双压控呼吸阀的连接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独立安全阀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 20.非承压存储水箱,21.双压控呼吸阀,22.呼吸阀透气口,23.呼吸阀连接口,24.水箱通气口,25.呼吸阀负压活塞,26.呼吸阀正压活塞,27.水箱外壳,28.水箱保温层,29.水箱内胆,30.水箱进水口,31.水箱出水口,32.水箱辅助接口,33.正压安全阀,34.负压安全阀,35.三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何燎,未经徐何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7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然冷却塔新型上喷式喷溅装置
- 下一篇:远红外高导热干式地暖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