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86507.X | 申请日: | 2012-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罗新云;邓明强;包鑫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森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73/00 | 分类号: | B65H73/00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剥线机 导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回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与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有关。
背景技术
剥线机如图1所示,具有送线轴10、剥线轴20,送线轴10上设置有多个供电线穿过的凹槽30,剥线轴20上设置有圆盘状的剥刀片40,剥刀片40对准在凹槽30开口中。如图2所示,送线轴10、剥线轴20,通过电机驱动,传动后实现方向转动,使得送线轴10转动送线,同时剥刀片40切开电线的绝缘塑胶外层,实现剥线。
而电线在送入剥线机时,由于送线口没有支撑物体,使得电线在入口出容易歪斜打结,经常要停机修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实现剥线机送线时顺畅,不打滑歪斜,提高剥线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包括多个入线圈和喇叭筒;入线圈对准剥线机的每个入线口依次固定,每个入线圈的外侧连接一个喇叭筒。
所述的入线圈为金属环。
所述的喇叭筒为塑料筒,外口直径大,内口直径小,内口与入线圈连接。
所述的入线圈通过基板固定在机架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诸多有益效果:
剥线机在进线时,每根电线都独立穿过一个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机构,使得在进线时将电线进线梳理,避免打结、歪斜的现象产生,确保剥线顺利。
附图说明
图1为剥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剥线过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剥线过程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剥线机导线机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多个入线圈1和喇叭筒2。
入线圈1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环,在剥线机3的入线口下方,机架4上横向固定一个金属的基板5,入线圈1依次相切固定在基板5上。每个入线圈1对准剥线机3的一个凹槽31入口。
喇叭筒2是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筒体,外口直径大,内口直径小,形成喇叭状。喇叭筒2的内口与入线圈1固定连接成一体。喇叭筒2的形状设计,方便电线顺利进入入线圈1中,且塑料材质不易磨损电线。
当剥线机工作时,首先将每根电线依次手动穿过喇叭筒2和入线圈1,进入剥线机3中,然后所有电线经过导线装置梳理,避免剥线时打结、歪斜现象,确保剥线顺利。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森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森元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5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缆收放装置用夹紧机构
- 下一篇:摆片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