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294.0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4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征茂德;宣以春;谌清平;吴金炳;景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A47G2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槽 吸管 筷子 防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涉及一种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其由来已久,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在中国家庭中广为使用,但是由于传统的筷子仅具有夹取食物的功能,当使用者需要饮食汤类食物时还需要更换吸管或者汤匙才能饮食汤类食物,比较麻烦。
现有虽然出现了吸管筷子,包括两个筷体,每一筷体包括一用于夹取食物的杆体,该杆体内设置有中空通道,可供液体通过。虽然使用者利用该通道在饮食时不需再利用吸管或者汤匙,就能直接以筷子的筷体吸取食物的汤汁和食物精华,而省去换餐具的麻烦,但是由于人们在夹取如面条、粉丝、蛋类、丸子等表面柔软滑腻的食物时会经常滑落,带来诸多不便和尴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该吸管筷子由两根筷体拼接而成,两根所述筷体在各自的拼接面上沿长度方向开有相互对应的槽体,所述筷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将拼接面与槽体内壁连通的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2-9个。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防滑槽的数量为6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根筷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槽体,该槽体对应合并后形成一中空通道的管体,从而使筷子具有吸管的功能,同时设置有将筷体的拼接面与槽体内壁连通的防滑槽,夹取食物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拼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内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内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内侧视图;
图中:1、筷体,2、筷体,3、槽体,4、槽体,5、防滑槽,6、拼接面,7、中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沟槽式吸管筷子内防滑结构,该吸管筷子由两根筷体1、2拼接而成,两根所述筷体1、2在各自的拼接面6上沿长度方向开有相互对应的槽体3、4,两根筷体1、2拼接成具有中空通道7的管体,使得筷子具有吸管的功能。
如图3或图4或图5所示,所述筷体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将拼接面6与槽体3内壁连通的防滑槽5、所述筷体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将拼接面6与槽体4内壁连通的防滑槽5。进一步,所述防滑槽5的数量为2-9个,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优选所述防滑槽5的数量为6个。该防滑槽5可以为多种形状,如图3所示的长条形或如图4所示的腰形或如图5所示的橄榄形。使用筷子时,在手指的夹力下,可以有效地夹取易滑的食物,防止滑落。
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塑成型的方法大批量生产制造,从而使复杂的结构也能大量降低成本,市场前景广阔。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孔多角度钻削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