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管筷子防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277.7 | 申请日: | 2012-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5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征茂德;宣以春;谌清平;吴魏;杜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A47G2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管 筷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筷子,尤其涉及一种吸管筷子防堵结构。
背景技术
筷子是中国传统的餐具,其由来已久,由于其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在中国家庭中广为使用,但是由于传统的筷子仅具有夹取食物的功能,当使用者需要饮食汤类食物时还需要更换吸管或者汤匙才能饮食汤类食物,因此比较麻烦。
现有虽然出现了吸管筷子,使用者可以利用吸管筷子提供的中空通道在饮食时不需再利用吸管或者汤匙,但是由于该通道拥有普通吸管的毛病,当固体块状颗粒与管径接近时,管子容易堵塞,吸力小了吸不出来,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吸力大了会被冲到,容易噎着或呛着,造成很多不便和尴尬,有时还伴随着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吸管筷子防堵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管筷子防堵结构,包括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所述第一筷体、第二筷体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第二槽体拼接成吸管通道,所述第一筷体和所述第二筷体的夹持部分别沿所述第一槽体侧壁、第二槽体侧壁开设有防堵槽或防堵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管筷子防堵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防堵槽横向开设在所述第一筷体、第二筷体的夹持端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管筷子防堵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防堵孔纵向开设在所述第一筷体、第二筷体的夹持侧部。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管筷子防堵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防堵槽或防堵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筷体和所述第二筷体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吸管筷子防堵结构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筷体和第二筷体的防堵槽或防堵孔的总数量为2的倍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筷体、第二筷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该槽体对应合并后形成一吸管通道,从而使筷子具有吸管的功能,同时在筷体的夹持部设置有防堵槽或防堵孔,吸取食物时不会导致吸管堵塞。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合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优选实施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另一实施例的侧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筷体,2、第二筷体,3、第一槽体,4、第二槽体,5、吸管通道,6、防堵槽,7、防堵孔,8、夹持端部,9、夹持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吸管筷子防堵结构,包括第一筷体1和第二筷体2,所述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沿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第一槽体3、第二槽体4,第一槽体3、第二槽体4的槽口对应拼接成吸管通道5,使得筷子具有吸管的功能。
如图3-图6所示,所述第一筷体1和所述第二筷体2的夹持端部8分别沿所述第一槽体3侧壁、第二槽体4侧壁横向开设有防堵槽6,吸取食物时不会在入口堵塞。所述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上的防堵槽6的数量均分别为1个或2个或3个或以上,则所述第一筷体1和第二筷体2的防堵槽6的总数量为2的倍数,当防堵槽6为偶数个时,该防堵槽6可沿第一筷体1、第二筷体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或不对称设置,且防堵槽6可为梯形、锥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另外,为了增大吸取食物时的流量,所述防堵槽6延伸至所述第一筷体1和所述第二筷体2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2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