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077.1 | 申请日: | 2012-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韩杨;秦信武;宫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具体地指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个符合安全性设计要求的车身,一方面要能够降低乘员所受到的冲击,通过变形吸收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另一方面要采用高强度车身保证乘员的生存空间,避免乘员舱的过多变形。
在汽车的侧面碰撞过程中,汽车侧面结构的吸能作用尤其重要。B柱是车身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起主要作用。
而现有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的侧碰变形侵入量较大,侵入速度较高,使车身不符合整车碰撞C-NCAP五星的要求,无法满足目前市场上对于高安全性车型的消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包括B柱侧围外板、B柱外加强板、B柱里板,所述B柱外加强板与B柱里板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加强板,所述中间层加强板包括B柱中部上加强板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所述B柱中部上加强板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分别固定在B柱外加强板内侧的上部和下部上。
优选地,所述B柱外加强板采用整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B柱里板通过多块不同的钢板采用激光拼焊方式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侧面碰撞的特点,通过增加由B柱中部上加强板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组成的中间层加强板,抵抗侧面碰撞中B柱上部与下部不同的变形形式与不同的侵入量,提高了B柱向车内变形的能力,增强抗冲击性。该结构可有效降低侧面碰撞中B柱的侵入量与侵入速度,从而达到保护乘员的目的,提高车辆侧面碰撞的星级评定成绩。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实用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车身侧围B柱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2所示汽车车身侧围B柱结构,包括B柱侧围外板5、B柱外加强板4和B柱里板1,B柱外加强板4与B柱里板1之间还设置有中间层加强板。中间层加强板包括B柱中部上加强板2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3,B柱中部上加强板2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3分别固定在B柱外加强板4内侧的上部和下部上。
该结构由三层冲压件组合拼焊构成。每一层冲压件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性能要求,采用不同的材料、成型工艺以及焊接方式构成B柱结构。
最外层的B柱外加强板4采用整体成型结构;中间层加强板根据侧面碰撞中上部与下部不同的变形形式与不同的侵入量,B柱中部上加强板2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3分别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钢板拼焊组成;最里层的B柱里板1根据上下部功能的不同,通过多块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钢板采用激光拼焊方式组成。
安装时:将B柱外加强板4与B柱中部上加强板2和B柱中部下加强板3焊接后,再与B柱里板1和门槛加强梁焊接,最后再与侧围外板5合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0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吊挂式备胎架
- 下一篇:工程机械车架铰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