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凹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6019.9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侯旭东;朱国良;安春标;侯国栋;严远胜;沈显平;曹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00 | 分类号: | B41F9/00;B41F1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凹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新型凹印机。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连线转移产品时,为避免转移膜接头在剥离时脱开,改造前是在膜对接后手动操作压印辊,在这个操作过程中都会产生10-20米的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凹印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新型凹印机,包含机壳和位于所述的机壳上方的一对可翻转的承载台,所述的机壳内设有敷压辊,所述的敷压辊包含第一敷压辊和第二敷压辊,所述的第一敷压辊和第二敷压辊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敷压辊和第二敷压辊的下方设有一自动离合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自动离合装置包含一驱动部、一传动部和一用于控制所述的驱动部的电控装置,所述的驱动部位于所述的机壳的下方,所述的传动部位于所述的机壳的内部并位于所述的第一敷压辊和第二敷压辊的下方,所述的驱动部与传动部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传动部包含一安装挡板和一固定在所述的安装挡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的头部设有一驱动盘,所述的驱动盘上设有驱动齿轮。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凹印机利用自动离合控制,实现控制压辊的自动离合,使废品降低到2米以下,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并提升了操作的可靠性,节约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机台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凹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新型凹印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图3为图1中的新型凹印机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新型凹印机的传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传动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为另一个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凹印机。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新型凹印机1,包含机壳2和位于该机壳2上方的一对可翻转的承载台3,该机壳2内设有敷压辊,该敷压辊包含第一敷压辊6和第二敷压辊7,该第一敷压辊6和第二敷压辊7平行设置,该第一敷压辊6和第二敷压辊7的下方设有一自动离合装置。
自动离合装置包含一驱动部5、一传动部8和一用于控制该驱动部5的电控装置,该驱动部5位于该机壳2的下方,该传动部8位于该机壳2的内部并位于该第一敷压辊6和第二敷压辊7的下方,该驱动部5与传动部8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该传动部8包含一安装挡板81和一固定在该安装挡板81上的驱动电机82,该驱动电机82的头部设有一驱动盘83,该驱动盘83上设有驱动齿轮831。
本实用新型对敷膜压辊进行了自动离合控制改造,原系统对敷压辊的离合控制采用的是人工操作方式,综合考虑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性价比、实施周期等因素,通过对原系统电路、气路进行修改,在保留原有的手动离合控制功能基础上加装一套自动离合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控制柜、膜位置检测装置、电磁阀、气动元件、PLC等组成,改造后利用电眼自动检测膜接头,实现控制压辊的自动离合。使废品降低到2米以下,大大减少了材料的消耗并提升了操作的可靠性,为公司节约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机台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仅仅以一个实施方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在系统允许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扩展为同时外接更多的功能模块,从而最大限度扩展其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60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气动可调节丝印装置
- 下一篇:汽车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