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模拟试验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83389.7 | 申请日: | 201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钮江川;张萌;沈为群;陈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模拟 试验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模拟试验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行模拟试验平台是面向应用的试验研究系统,它是进行新型飞机研制、飞行理论研究和飞行控制研究的不可缺少的设备。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飞行模拟试验平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飞行模拟试验平台。
本实用新型一种飞行模拟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其构成如下:航电仿真模块4、视景系统2、数据处理装置3、信号发生与信号调理机箱5、飞行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6、交换机7、单轴速率转台9、地面油源设备10、地面综合试验器11、三轴速率转台12、接口计算机上位机14、上位机15;其中:
航电仿真模块4、视景系统2、数据处理装置3作为平等节点都布置在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
下述组成部分作为平等节点都布置在另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航电仿真模块4、信号发生与信号调理机箱5、飞行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6、交换机7、单轴速率转台9、地面油源设备10、地面综合试验器11、三轴速率转台12、接口计算机上位机14:
上述两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之间使用交换机7连接在一起。
所述飞行模拟试验平台中优选还设置有:迎角转台8、总静压模拟器13、上位机15、中介装置16;其中:迎角转台8、总静压模拟器13、中介装置16都作为和单轴速率转台9关系平等的节点接入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上位机15和中介装置16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
数据处理装置3具体为数据记录计算机301、曲线显示计算机302的组合。
所述飞行模拟试验平台中,航电仿真模块4构成如下:航电功能子系统401、显示控制仿真装置402、航电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403、耦合器404;其中:航电功能子系统401接入与视景系统2共用的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航电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403接入与单轴速率转台9、地面油源设备10共用的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显示控制仿真装置402、航电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403、耦合器404三者通过总线连接在一起;
下述两个构成部分之间所在的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都分别布置有交换机7,且二个交换机7连接在一起。
所述飞行模拟试验平台中,飞行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6设置有至少两台,以平等关系平行接入与迎角转台8、总静压模拟器13共用的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实时网中。
本实用新型功能多样,支持针对大系统的实验研究,其结构简单,通用性好,系统开放性高,具有可预期的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飞行模拟试验平台构成远离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飞行模拟试验平台;其构成如下:航电仿真模块4、视景系统2、数据处理装置3、信号发生与信号调理机箱5、飞行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6、实时网交换机7、单轴速率转台9、地面油源设备10、地面综合试验器11、三轴速率转台12、接口计算机上位机14、上位机15;其中:
航电仿真模块4、视景系统2、数据处理装置3作为平等节点都布置在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光纤实时网中;
下述组成部分作为平等节点都布置在另一个以太网或/和光纤实时网中:航电仿真模块4、信号发生与信号调理机箱5、飞行仿真用接口计算机下位机6、实时网交换机7、单轴速率转台9、地面油源设备10、地面综合试验器11、三轴速率转台12、接口计算机上位机14:
上述两个以太网或/和光纤实时网之间使用实时网交换机7连接在一起。
所述飞行模拟试验平台中还设置有:迎角转台8、总静压模拟器13、上位机15、中介装置16;其中:迎角转台8、总静压模拟器13、中介装置16都作为和单轴速率转台9关系平等的节点接入同一个以太网或/和光纤实时网中;上位机15和中介装置16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在一起。
数据处理装置3具体为数据记录计算机301、曲线显示计算机302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3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设备专用远程I/O控制系统
- 下一篇:具有高能量利用率的新型孔径光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