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浇铸电动机转子金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2927.0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葛明;张运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14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浇铸 电动机 转子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转子的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离心浇铸电动机转子金加工设备,特别适于那些小型电动机转子的批量金加工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小型电动机转子铝笼采用的都是离心方法灌注技术。该技术是用同样的环形钢片结构叠加而成的组合件构成,提供纵向与其他组件叠片开口排列的开口,以便确定一个复杂的轴向通道,与叠片组件端外面互联,沿一个圆形排列,彼此按角度隔开,它们与叠片组件的纵向轴线同心,但是对于末尾的横向面来说,向后径向隔开。
图1至图4例举了具有代表性的现有技术制作情况:
图1为电动机转子刚完成离心铝浇注和凝固后的状态结构。图中铝熔液经上模浇口6进入已经由上铸模1与浇注下模5进行定位了的电机转子9的叠片组件当中,该叠片组件的中心轴上端预先埋设有带塞头定位部位3的T型塞头2,下端插有下模定位芯轴4配合进行内芯的定位;上铸模1和浇注下模5的空腔部可同时形成转子9的上端环8和下端环10;此时打开上铸模1,原叠片组件就形成如图2所示的转子待加工结构。
图2中,塞头2已在转子9的上端环8的内部,而铝进料通道凝固后形成了凸出状的料尾7与上端环8相连。进一步的加工如图3所示,当塞头2沿轴向表面加力时,则该结构允许上端环8绕加宽的凸台外围破裂,形成如图3的结构;此时因轴向拉拔塞头2后导致的上端环8的中心开口,表面毛刺很多,光洁度很差,通常还需进行如图4所示的进一步精加工,一般为用车削刀具11进行适度地扩口,去除毛刺,提高表面光洁度以适于后期的电机轴装配。由于该步精加工主要是斜面操作,加工难度大,耗时长,因此大大降低了产品整体的生产率。
目前缺少一种能实现自动化进行批量金加工工艺的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心浇铸电动机转子金加工设备,能自动化进行转子的金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离心浇铸电动机转子金加工设备,在设备支架上,依工序流转对应安装着依次相连的切料尾工位、推料尾工位、推塞头工位和挤压倒角工位;在所述推料尾工位与所述推塞头工位之间还设有可180度翻转电机转子的旋转机械手;
所述切料尾工位先将转子的上端环用管状切刀进行切压,然后经所述推料尾工位将切压后产生的料尾用推杆推离,再由所述旋转机械手将转子进行翻转180度,放置于所述推塞头工位上完成塞头的推离操作,最后流转至所述挤压倒角工位,用一个圆柱状压杆,通过汽缸及机械锁紧装置锁住转子的上行空间,然后在转子的下部,用一个圆柱状的倒角顶杆,在汽缸作用下压入转子的上端环毛刺部位,进行挤压倒角处理。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金加工设备可实现离心浇铸电动机转子免车削自动化加工工艺,省去了在传统生产工艺技术中的费时费力的端环内孔机加工的步骤。因为该工艺是直接采用柱状的顶杆一步完成表面挤压的成形处理,从而是大大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各操作工位依秩序合理地分布在同一台的设备支架上,形成一条自动化流转的操作生产线,因此是大量地节省人力物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可作批量大规模地生产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转子完成离心铝浇注和凝固后的状态结构图;
图2是图1中完成铸模拆卸后的电机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在对图2中的塞头进行拉拔步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在对图3中的上端环进行机加工步骤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9是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后的电动机转子的加工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上铸模、2塞头、3塞头定位部位、4下模定位芯轴、5浇注下模、6上模浇口、7料尾、8上端环、9转子、10下端环、 11车削刀具、12切刀、13推杆、14顶杆、15压杆、16倒角顶杆、21切料尾工位、22推料尾工位、23旋转机械手、24推塞头工位、25挤压倒角工位、26设备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背景技术中,结合图1至图4展示了用离心方法浇铸电机转子以及后面精加工的生产工艺过程,塞头2在被顶出转子9的上端环8后,形成如图3所示的上端环8中心开口及塞头2与圆锥状料尾7结合体,该结合体必须另外工艺进行分离,才能在转子浇铸中再次使用;而且在开口上部形成塞头2拔出时铝环破裂产生的毛刺,此毛刺原先都必须采用车削工艺进行倒角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2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静电除尘控制器的升压变压器控制电路
- 下一篇:菜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