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频转换式温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2378.7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2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高潮彬;龚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4 | 分类号: | G05D2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换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尤其涉及一种温频转换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插入式温控器只能控制电热器具的温度,不能控制电热器具加热时的热功率,即当电热器具加热时,热功率需要从高变到底从低变到高时,无能为力,从而给产品使用造成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温频转换式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时基集成电路、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三电容器、第四电容器、第五电容器、第六电容器、电阻器、热敏电阻器、电位器、继电器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正极输入端、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强制复位端和所述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滤波输出端串联所述第六电容器后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回路滤波输出端与所述第五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定时电容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定时电阻端分别与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放电端分别与所述电阻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热敏电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低触发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高触发端、所述热敏电阻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负极输入端、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时基集成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第二端、所述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和所述第五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热敏电阻做温度传感器,有利于控制电热器具加热时的热功率;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和安装调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直流电源、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时基集成电路IC2、第一电容器C1、第二电容器C2、第三电容器C3、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C5、第六电容器C6、电阻器R1、热敏电阻器RT、电位器RP、继电器K和二极管VD,二极管VD的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输出端、继电器K的第一端、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正极输入端、时基集成电路IC2的正极输入端、时基集成电路IC2的强制复位端和电阻器R1的第一端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继电器K的第二端和二极管VD的正极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滤波输出端串联第六电容器C6后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回路滤波输出端与第五电容器C5的第一端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定时电容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器C4的第一端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定时电阻端分别与电位器RP的第二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与时基集成电路IC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放电端分别与电阻器R1的第二端和热敏电阻器RT的第一端连接,时基集成电路IC2的低触发端分别与时基集成电路IC2的高触发端、热敏电阻器RT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分别与时基集成电路IC2的负极输入端、直流电源的负极、时基集成电路IC2的控制端、第四电容器C4的第二端、音调译码器集成电路IC1的负极输入端和第五电容器C5的第二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掌握移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2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