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2362.6 | 申请日: | 2012-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民;朱伟;夏洪强;侯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砼杆 防雷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行业配网防雷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广泛应用的防雷保护接地方式为在杆塔上端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安装处,中性点引出一条由绝缘导线专门制作而成的引下线,传导雷电产生的过电流至砼杆下端接地体处。从运行数据统计来看,目前这种防雷保护方式能够有效避免线路雷击跳闸、断线事故的发生,对于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有明显的提升作用,防雷保护最重要一点就是把雷电流通过引入大地,由此就对引下线有了很高的要求,目前的这种防雷保护接地方式的引下线在运行中存在1、引下线一般由导线制作,被盗割现象普遍2、被盗割后的引下线上半部分在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存在随风舞动搭在导线上形成短路,造成跳闸事故的可能3、被盗割后的防雷保护系统失去保护作用4、沿砼杆杆身引下的导线对于运行人员在对线路检修维护,铁鞋蹬杆过程造成安全隐患5、引下线需要额外捆扎在杆身上,对市容市貌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以往接地引下线被盗割及盗割后产生的接地不可靠等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刀闸避雷器担,避雷器安装在刀闸避雷器担上,其特征是:悬式绝缘子安装在耐张担上,悬式绝缘子通过导线连接避雷器,连接线的一端连接刀闸避雷器担,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配筋,配筋连接导地线,导地线接地。
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悬式绝缘子各有三个,每一个避雷器都与一个悬式绝缘子相连接。
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和配筋通过连接螺栓Ⅰ连接。
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筋和导地线通过连接螺栓Ⅱ连接。
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导地线位于网砼杆的外侧。
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砼杆的下部设有溢流孔,溢流孔位于连接螺栓Ⅱ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解决了以往防雷保护接地引下线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引下线可靠性由以往的不可控,变为完全可控、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1、耐张担; 2、悬式绝缘子; 3、避雷器;4、刀闸避雷器担;5、连接线; 6、连接螺栓Ⅰ;7、配筋;8、连接螺栓Ⅱ;9、导地线;10、溢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一种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包括避雷器3、刀闸避雷器担4,避雷器3安装在刀闸避雷器担4上,其特征是:悬式绝缘子2安装在耐张担1上,悬式绝缘子2通过导线连接避雷器3,连接线5的一端连接刀闸避雷器担4,连接线5的另一端连接配筋7,配筋7连接导地线9,导地线9接地。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3、悬式绝缘子2各有三个,每一个避雷器3都与一个悬式绝缘子2相连接。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和配筋7通过连接螺栓Ⅰ6连接。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筋7和导地线9通过连接螺栓Ⅱ8连接。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5、导地线9位于网砼杆的外侧。根据所述的网砼杆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砼杆的下部设有溢流孔10,溢流孔10位于连接螺栓Ⅱ8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如图1所示:避雷器3安放三相电线上,把雷引到刀闸避雷器担4上,再通过连接线5传到连接配筋7,这样雷就能沿着配筋7传到导地线9上,然后传到地,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往防雷保护接地引下线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引下线可靠性由以往的不可控,变为完全可控、可靠。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23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LED节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3D HDMI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