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80405.7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0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周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英军 |
主分类号: | C01B33/021 | 分类号: | C01B33/021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徐淑芬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还原 内线 切割 硅芯搭接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或硅烷法生产多晶硅用的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或硅烷法生产多晶硅用的还原炉内的硅芯搭接方式通常是由两根竖的长硅芯和一根横的短硅芯(搭接横梁)搭接成∏型导电回路,两根竖的长硅芯在搭接硅芯的一端打磨成丫口或其它形状用于与短硅芯(搭接横梁)的装配,搭接时一般采用钼丝对这三段硅芯进行绑扎,目的是获得稳定的力学结构,减少硅棒的倒炉现象,提高多晶硅的成品率。但是,由于钼丝的使用,造成了掺杂钼丝的硅料的产生,在后续工艺中不得不采用人工方法分捡出这部分“钼丝料”,这就造成了优质品率低、生产成本大、劳动效率低、生产环节多的不利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数控线切割技术生产的、不需要使用钼丝进行硅芯绑扎搭接,搭接速度快且又可提高多晶硅成品率的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方案为:
一种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其特征是该横梁是采用数控线切割设备生产的截面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圆形的柱体;横梁两端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截面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所述通孔上小下大型或等径通孔型;所述两通孔的中心位置与还原炉电极中心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是采用数控线切割设备生产的,与长硅芯采取榫卯结构搭接,搭接速度快,既可避免钼丝的使用,提高了产品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劳动效率,减少了生产环节,又可提高了多晶硅的品质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与截面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梯形的柱状长硅芯的搭接方式图;
图 2为本实用新型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与截面为圆锥形的柱状长硅芯的搭接方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还原炉内线切割硅芯搭接横梁是采用数控线切割设备生产的,所述横梁是:(1)横梁为截面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梯形或圆形等形状的柱体,横梁粗细均匀。(2)在横梁两端一定距离、相对称的位置,设置2个截面图形相同、通透的通孔,通孔的截面为矩形、菱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等形状,(3)孔两端的面积同比例缩小,构成截面面积上小下大的两个孔,或者是等径的通孔,这2个孔用于与长硅芯形成榫卯搭接结构,(4)两孔中心位置与还原炉电极中心位置相对应。
硅芯与横梁的搭接方式如图1或图2所示:硅芯1的一端接入与之适配的石墨卡瓣,另一端磨圆柱或圆锥等形状。按照与还原炉电极中心对应的距离在横梁2上打2个适配硅芯1的圆孔或圆锥孔3,再将横梁2和2根长硅芯1搭接成∏型导电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英军,未经周英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80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酯工艺废水汽提分离处理装置
- 下一篇:铰接带护罩的顶置式拖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