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昼间行车灯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9696.8 | 申请日: | 2012-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0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韩鸣;曹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00 | 分类号: | B60Q1/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昼间 行车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灯控制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昼间行车灯控制器。
背景技术
2011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新法规出台,其中针对灯光部分,特别要求所有车辆必须带有昼间行车灯,昼间行车灯的工作方式需按照给定的电路逻辑关系进行,我国目前车辆并没有普及昼间行车灯,商用车领域更是应用较少。
一些产品采用由车身控制器输出信号来控制昼间行车灯,由于车身控制器同时要控制车窗、车门等,集成线路多,布线复杂,处理速度偏慢,如果车窗堵转引起车身控制器短路损毁,昼间行车灯便无法控制,昼间行车灯的控制有着较为复杂的逻辑关系,在现有的整车电路上直接使用继电器控制太过繁杂且可靠性不高。
目前国内汽车还有部分未装有车身控制器,仍然采用机械开关来手动控制昼间行车灯,十分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不依赖于车身控制器的昼间行车灯控制器,能够根据需要对昼间行车灯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依赖于车身控制器的昼间行车灯控制器,能够根据需要对昼间行车灯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昼间行车灯控制器,包括逻辑控制单元和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向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供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接收发动机工作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接收近光灯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接收雾灯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的第四输入端接收驻车制动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继电器控制所述位置灯开启关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继电器控制昼间行车灯开关,该控制器使各个开关信号之间的联系密切,防止错误的动作,减小机械开关接触电阻对控制的影响,不影响整车布置和其他电器的控制。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由于采用了单独的逻辑单元计算逻辑关系,满足了没有车身控制器的车辆进行昼间行车灯的控制,整个昼间行车灯控制器独立小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独的逻辑单元计算逻辑关系,根据相应的输入信号,即可按照给定逻辑输出来控制昼间行车灯,该控制器使各个开关信号之间的联系密切,防止错误的动作,减小机械开关接触电阻对控制的影响,且外形独立小巧,不影响整车布置和其他电器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昼间行车灯控制器,包括逻辑控制单元1和电源模块2;所述电源模块2向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供电;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继电器3接收发动机工作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二输入端接收近光灯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三输入端接收雾灯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的第四输入端接收驻车制动开关信号;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第一输出端通过第二继电器4控制所述位置灯开启关闭;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第二输出端通过第三继电器5控制昼间行车灯开关。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1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为没有配备车身控制器的商用车加装昼间行车灯,并采用独立的逻辑控制单元来控制实现昼间行车灯的开关,在有效的开关信号输入下通过逻辑控制单元1驱动内部继电器模块,再经输出引脚控制负载。发动机工作信号通过第一继电器3传入逻辑控制单元1,当发动机工作信号为+12V有效输入、且近光灯、雾灯、驻车指示均处于断开状态时,逻辑控制单元1第二输出端输出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三继电器5,所述第三继电器5导通昼间行车灯电源,昼间行车灯发亮;当发动机工作信号为0V或者近光灯开关闭合或者雾灯开关闭合或者驻车制动开关闭合时,逻辑控制单元1第二输出端输出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三继电器5,所述第三继电器5断开昼间行车灯电源,昼间行车灯熄灭。
当昼间行车灯工作时,逻辑控制单元1输出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二继电器4,所述第二继电器4断开位置灯电源,位置灯处于熄灭状态。
当昼间行车灯断开时,逻辑控制单元1输出电平信号给所述第二继电器4,所述第二继电器4接通位置灯电源,位置灯处于工作状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6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