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9313.7 | 申请日: | 201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0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临;张勇;王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洛阳明律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8 | 代理人: | 卢洪方 |
地址: | 471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口器 后轮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化、电力、煤炭、输水等管道施工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管道气动内对口器是长距离输送管道施工现场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也是此施工中的第一要素设备,它主要帮助两根管道对接,并保证两管道错边量在一定技术要求范围内。近年来随着管道施工设备的机械化发展,对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的操作、调整、维护的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管道气动内对口器调整后轮方面,后轮高低的调整关系到管道气动内对口器对口质量的好坏。
关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方面,该机构目前均是先按理论高度预调后将设备放入管内,涨起涨靴,测量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涨靴侧面到管口的尺寸,判断后轮调整是否符合设备的中心与管道中心重合原理;因为后轮在管道内部,所以如果后轮调整不合适需重新将设备吊出调整,然后反复以上过程,一个熟练的操作工也需要反复2-3次,非常麻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调好的后轮有可能还会变动,又得重新吊出调整,不仅麻烦并且影响施工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发明任务:
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用以调整位于施工管道内后轮位置的后轮调整机构为两套,分别位于管道气动内对口器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后轮调整机构为由调整杆、传力杆、万向节Ⅰ和锁紧螺母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所述的后轮通过后轮架总成设置在后机架的后部;在所述后机架的前部设置前机架,且所述的前机架位于施工管道外;在前机架与后机架之间设置机头;在所述的机头上具有供调整杆穿过的调整孔;所述的调整杆穿过机头且其两端分别伸出机头;所述调整杆的一端位于前机架的下部,在调整杆的端头具有用以调整调整杆位置的调整体,所述调整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Ⅰ与传力杆铰接连接,并在调整杆的另一端设置用于限位的限位肩,且所述限位肩的尺寸大于机头上所具有调整孔的尺寸;所述传力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Ⅱ与调整丝杆铰接连接;所述的调整丝杆通过后轮架总成与后轮相连,构成所述的后轮在位于前机架的下部的调整体的作用下,随调整丝杆的转动而上下调整的结构;用以对调整杆进行锁紧的锁紧螺母设置在调整杆与调整体之间。
在所述的调整杆上具有用以与锁紧螺母螺纹配合的锁紧螺纹。
在所述调整杆另一端的端头具有用以与传力杆连接的连接体;所述调整杆端头的连接杆通过万向节Ⅰ与传力杆连接。
所述的传力杆为杆状体,其两端分别为与万向节连接的连接体。
所述调整杆端头连接体的形状以及传力杆两端连接体的形状与万向节连接部位形状相吻配,为方形或圆形或丝杠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径气动内对口器的后轮调整机构,采用由调整杆、传力杆、万向节和锁紧螺母构成的万向连接轴结构将后轮调整移到设备的前端,也就是管端部分,后轮调整不需要再将设备吊出,非常简单方便,并且不需要大的改变原有部件稳定可靠、检修方便,相对提高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锁紧螺母,2、调整杆, 3、万向节Ⅰ, 4、传力杆,5、调整丝杆,6、轮架轴,7、调整体,8、锁紧螺纹,9、限位肩,10、连接体,11、机头,12、前机架,13、后机架,14、施工管道,15、后轮架总成,16、后轮,17、万向节Ⅱ。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德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93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体报警器
- 下一篇:精量播种机排种布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