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雾喷头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8833.6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骏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24 | 分类号: | B05B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雾 喷头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雾喷头结构改良,尤指一种雾化效果佳、水雾微粒小且不易受粉尘阻塞的实用性结构者。
背景技术
水雾喷头结构是为一种利用高压以使水呈雾状喷洒于空气当中,藉以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并使之落下,或者是可用以降低室内温度的结构者;目前,常见的水雾喷头都是利用泵浦直接对水加压,并使高压的水通过喷嘴的细孔以产生雾化的效果,而且,喷嘴上的细孔的孔径愈小时,可得之水雾雾化程度愈佳。
但是相对的,当喷嘴上的细孔的孔径愈小时,则该细孔受粉尘阻塞的机会也就愈大,尤其是当水雾喷头结构是运用于粉尘含量极高的场合时,例如:户外的原料输送皮带,其原料输送皮带的一侧是具有一落料区,主要是供原料由该处落于输送皮带上方并运送至他处,所以,原料于该处落下时会扬起许多的粉尘,故于落料区一般都会装设有水雾喷头,并利用水雾与空气中的粉尘结合并使之落下,可是,一旦水雾喷头停止喷洒水雾的动作时,由于其喷嘴的细孔周边凝聚有水气,使得粉尘会附着沾黏于细孔的周边,久而久之,容易造成该细孔受粉尘阻塞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者乃设计本实用新型水雾喷头结构改良,藉以提供一种雾化效果佳、水雾微粒小且不易受粉尘阻塞的结构者。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效果佳、水雾微粒小且不易受粉尘阻塞的水雾喷头结构改良,其喷头主体具有一未贯穿的装设孔,装设孔的内顶端处延伸穿设有可与泵浦相接的空气流道,装设孔的一侧壁延伸穿设有可与水源相接的水流道,装设孔内装设有喷嘴,其中喷嘴的中央孔是与空气流道相通,而水流道则是藉由引流孔与中央孔的内侧壁呈相通,而且利用泵浦对空气加压,使高压空气直接由中央孔冲出并击雾化嘴时,可同时将水吸引带出并呈雾化型态喷洒出去,使其水雾的微粒较小,而且不需要小孔径的中央孔即可达成,可藉以达到雾化效果佳、水雾微粒小且不易受粉尘阻塞的设计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雾喷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其喷头主体具有一未贯穿的装设孔,装设孔的内顶端处延伸穿设有可与泵浦相接的空气流道,装设孔的一侧壁延伸穿设有可与水源相接的水流道,装设孔内装设有喷嘴,喷嘴具有可螺设于装设孔端口处的嘴尖端,嘴尖端内具有贯通的流通孔,其外侧以支柱固定设与流通孔的端口存在有间距的雾化嘴, 流通孔中又依序置入有内套筒及内管,内套筒中央具有两端均呈喇叭口的中央孔,其外周设有多数个贯通至中央孔的引流孔,内管的顶端呈接设于空气流道与装设孔的交接处,其内部具有内孔,外侧具有切平槽。
其中喷头主体一侧延伸有延伸杆,延伸杆外周设有分别与空气流道及水流道相通并呈环状的上环道及下环道,位于下环道外周套设有下套管,位于上环道外周套设有上套管,下套管装设有与下环道呈相通的下接头,上套管装设有与上环道呈相通的上接头,且延伸杆端部具有可供固定螺帽螺设并可将上、下套管固定的螺设杆。
附图说明
(一).图式部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二).图号部份:
(1)水雾喷头(10)喷头主体
(11)延伸杆(12)上环道
(13)下环道(14)空气流道
(15)水流道(16)装设孔
(17)螺设杆(18)固定螺帽
(20)上套管(21)上接头
(30)下套管(31)下接头
(40)喷嘴(41)嘴尖端
(411)流通孔(412)雾化嘴
(413)支柱(42)内套筒
(421)中央孔(422)引流孔
(43)内管(431)内孔
(432)平切槽(50)罩体
(60)落料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雾喷头结构改良,请参看图1所示,其主要是于输送皮带的落料区(60)上装设有一罩体(50),水雾喷头(1)则是呈装设于罩体(5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骏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骏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8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