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诊断性负压刮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8402.X | 申请日: | 2012-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春;杜春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诊断 性负压 刮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诊断性负压刮宫器。
背景技术
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体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刮宫时,力量应得当,如刮一下(次)两下(次)就明确见到癌组织,则不必再进行搔刮,避免将子宫刮穿或人为的造成癌或炎症扩用,如刮宫得不到明显的癌组织则必须进行宫腔全面搔刮,并注意宫底和子宫两则角。将刮出的组织全部送作病理检验,这样可确诊或排除早期子宫内膜癌。若生殖器有炎症则应在炎症控制后进行,通常用特制细的内膜吸刮器吸刮,以减少宫壁触碰,但其不足是:这种内膜吸刮器为目前作人工流产的吸管,负压过大,吸的面积过大,容易过多损伤子宫腔组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刮面积小,不易过多损伤子宫腔组织的诊断性负压刮宫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诊断性负压刮宫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负压管、导管、活塞、推进杆和推柄,导管前端设有吸口,后端与负压管相连通,负压管内设有活塞,活塞经推进杆与负压管后部的推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刮面积小,不易过多损伤子宫腔组织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负压管1、导管2、活塞3、推进杆4、推柄5、吸口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诊断性负压刮宫器,其特征在于设有负压管1、导管2、活塞3、推进杆4和推柄5,导管2前端设有吸口6,后端与负压管1相连通,负压管1内设有活塞3,活塞3经推进杆4与负压管1后部的推柄5固定连接。
临床上,若生殖器有炎症时,先控制炎症,再将导管2插入阴道内,导管2采用细的金属导管,以减少宫壁触碰,导管2前端的吸口6对准子宫内膜的病变组织,手持推柄5,慢慢向外抽吸,将病变组织抽吸到负压腔内,将刮出的组织全部送作病理检验,这样可确诊或排除早期子宫内膜癌。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刮面积小,不易过多损伤子宫腔组织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未经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周围神经术中延长器
- 下一篇:一种能拔鞋的皮鞋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