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喷墨打印机配套使用的结构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8193.9 | 申请日: | 2012-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3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 发明(设计)人: | 钦雷;聂冰;陈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J29/00 | 分类号: | B41J29/00;B41J2/01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金辉 | 
| 地址: | 51907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墨打印机 配套 使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与喷墨打印机配套使用的结构体。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墨盒上都设有芯片,芯片上一般会设有存储墨盒相关信息,如墨水量、生产制造信息等,信息存储部分以及与打印机侧电连接部相接触以在芯片与打印机之间形成电连接而进行信息传递的电触点。一般来说,打印机侧电连接部为凸起型的弹性金属杆,而芯片的电触点则为平面的长方形薄片状。
此前,为了保证打印过程中,墨盒上的芯片与打印机侧电连接部之间保持相互连接,减少接触不良现象的产生,获得良好的电连接稳定性,中国专利CN200720051164.2提出墨盒侧的电触点设置成凸起型电触点,并可与打印机侧的电连接部形成卡持状态,保证墨盒芯片与电连接部之间不会发生侧移,有利于电连接的可靠性。然而,上述专利中并未揭示如何在芯片上形成凸起型电触点。但是,从上述文献的图形看,其是直接在芯片上形成凸起型电触点,这样所需要的加工工艺难度较大、精度要求也较高;若将上述凸起型电触点单独制作完毕后再安装至上述芯片上,则存在一定的装配难度,难以保证其定位精度;而且,由于上述凸起型端子具有一定的弹性,其与打印机侧电连接部彼此抵接时会朝向电路板侧而移动一段距离,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喷墨打印机配套使用的结构体,以解决现有与喷墨打印机配套使用的结构体装配过程中很难保证其与打印机电连接部之间的接触到位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与喷墨打印机配套使用的结构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喷墨打印机上,包括侧壁和具有一定弹性的连接端子,所述侧壁上安装有包括电触点的芯片,所述喷墨打印机上设有与芯片之间电连接的电连接部,所述连接端子用于将所述芯片侧电触点及所述打印机侧电连接部彼此连接,所述连接端子具有与所述打印机侧电连接部连接的第一接触部及与所述芯片侧电触点连接的第二接触部,其特征是,所述结构体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移动方向的限位部件。
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侧及所述第二接触部侧以限定所述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移动方向的第一限位部件及第二限位部件。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均为凸起。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均为凹槽。
所述限位部件为凸柱,所述连接端子中间形成螺旋部,所述成螺旋部套接在所述凸柱上。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第二限位部件之间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连接端子在垂直于所述结构体插入打印机方向的方向上发生移动的第三限位部件。
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的凹槽与第二限位部件的凹槽连接为一体。
所述结构体还包括可沿所述结构体的宽度方向而限制所述连接端子的运动的压块。
所述压块上还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第二限位部件及第三限位部件之间相对应配合的凹部。
所述结构体为墨盒或容纳墨盒的转换架。
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所述结构体上增加了限制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移动方向的限位部件,使得上述连接端子容易装配,且装配过程中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的移动范围会受到限位部件的限制而不能脱离打印机电连接部范围,保证其与打印机电连接部之间的接触到位。解决了现有使用凸起型电触点的结构体上凸起型电触点难以装配且装配过程中很难保证其与打印机电连接部之间的接触到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转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则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转换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限位部件示意图;
图3b则为压块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芯片安装至转换架时连接端子的移动示意图;
图4b则为转换架装入打印机时连接端子的移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转换架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芯片架整体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变形例限位部件仅为一凸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为W形的变形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1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解决道路潮汐拥堵的智能控制装置
- 下一篇:半断面多功能渠道修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