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8149.8 | 申请日: | 2012-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玉敏;虞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玉敏;虞红伟 |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横向 结合 太阳能 集热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是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两对称的接头间的横向流道在吹胀工艺生产经常发生变形,承压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渗漏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避免横向流道在吹胀工艺生产时发生变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中间开有空腔的本体,所述的本体两侧的上下端均设有一进出接头,处于同一端的两接头之间设有横向流道,其特征是所述的横向流道上设有至少一行间隔排布的横向结合点,所述的空腔内设有间隔排布且纵向设置的纵向流道, 在横向流道上设置横向结合点,避免横向流道在吹胀工艺生产时发生变形,流压承载能力强,有效降低了空腔腔壁渗漏现象的发生,并且具有均衡分流的效果,提高集热板的热效率。
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或这些特征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横向结合点有1行-5行,保证空腔内横向流速的同时,进一步避免横向流道在吹胀工艺生产时发生变形。
所述纵向流道为弧形,集热效果好。
所述的纵向流道等距均布,所述纵向流道的宽度为纵向流道间隔距离的1.5-2.5倍,均衡流速,达到较佳的集热效果。
所述的横向结合点长度为流道宽度的1.5-2.5倍,均流效果好,提高集热板的热效率。
所述的横向结合点有多行且错位设置,上下间距和左右间距均为2mm-30mm,分流效果好,且承压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保证横向流速的同时,避免横向流道在吹胀工艺生产时发生变形,承压能力强,有效降低了空腔腔壁渗漏现象的发生,并且具有将横向介质流均衡分流至纵向流道的效果,提高集热板的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上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接头、3-横向流道、4-横向结合点、5-纵向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带横向结合点的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中间开有空腔的本体1,所述的本体1两侧的上下端均设有一进出接头2,处于同一端的两接头2之间设有横向流道3,所述的横向流道3上设有至少一行间隔排布的横向结合点4,所述的空腔内设有间隔排布且纵向设置的纵向流道5。
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结合点4有1行-5行。所述纵向流道5的横截面为弧形。所述的纵向流道5等距均布,所述纵向流道5的宽度为纵向流道5间隔距离的1.5-2.5倍。所述的横向结合点4长度为流道宽度的1.5-2.5倍。
如图3所示,本技术方案的横向结合点4也可以有多行,各行错位设置,上下间距和左右间距均为2mm-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玉敏;虞红伟,未经唐玉敏;虞红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81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桥驻车制动阀
- 下一篇:具医疗信息提供功能的屏幕触控式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