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机光学系统的可见光相机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7227.2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7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严运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3/00 | 分类号: | G01C3/00;G01C3/02;G03B17/12;G02B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唐正玉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测距 光学系统 可见光 相机 成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机光学系统的可见光相机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遥测技术和数字视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用到数字图像取代人眼的观察。目前的激光测距机,采用的依然是肉眼观察寻找目标的方式,不便于远程控制。
一种普遍的解决方法,是将激光测距机加装到一套独立的可见光成像系统上,利用可见光相机寻找目标,然后再进行测距。这种做法由于有两套独立光学系统,体积较大;并且由于两套光学系统的光轴很难在使用过程中一直保持一致,容易导致误测的情况,不能完全发挥激光测距机的全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目前可见光系统配备激光测距机时遇到的体积较大、光轴一致性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效的、易于实施的基于激光测距机光学系统的可见光相机成像系统。
本实用新型针对可见光与激光测距机波长的特点,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机光学系统的可见光相机成像系统,包括物镜组、分光棱镜、激光测距机、可见光相机,其特征在于:可见光相机的成像面和激光测距机的激光传感器均被设置在物镜组光学的焦平面上,分光棱镜放置在可见光相机与物镜组之间且正对着激光测距机的激光传感器。
所述的物镜组对0.38-0.68μm可见光和1.57μm波长的激光透过滤为99%,对其它波段的光进行阻透处理,最大限度收集激光回波和保证可见光像质。
所述的分光棱镜上镀有膜,并能实现可见光直透和激光90°转折的功能。
所述的可见光相机具有数字接口,便于实现高清远程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的物镜组、分光棱镜、激光测距机、可见光相机均可从市场购买得到。
本实用新型的可见光相机和激光传感器共用了同一套物镜组,实现了 节省光学系统、减小体积、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由于是同一套物镜组,激光测距机和可见光相机的光轴完全重合,相比两套光学系统的机制,大大增强了光轴一致性。
本实用新型使可见光相机能通过激光测距机接收系统的光路直接成像,从而达到减小体积及提高光轴一致性的目的。可见光相机选用数字接口,便于实现高清远程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物镜组1、分光棱镜2、激光测距机、可见光相机4,可见光相机4的成像面和激光测距机的激光传感器3均被设置在物镜组1光学的焦平面上,分光棱镜2放置在可见光相机4与物镜组1之间且正对着激光测距机的激光传感器3。所述的物镜组对0.38-0.68μm可见光和1.57μm波长的激光透过滤为99%,对其它波段的光进行阻透处理,最大限度收集激光回波和保证可见光像质。所述的分光棱镜上镀有膜,并能实现可见光直透和激光90°转折的功能。所述的可见光相机具有数字接口,便于实现高清远程数据传输。本实用新型的物镜组、分光棱镜、激光测距机、可见光相机均可从市场购买得到。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可见光相机4和激光传感器3共用了同一套物镜组1,实现了节省光学系统、减小体积、节约成本的目的;另外,由于是同一套物镜组,激光测距机和可见光相机的光轴完全重合,相比两套光学系统的机制,大大增强了光轴一致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7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掘进机巷道坡度尺
- 下一篇:采气树超声波自校正三维多点腐蚀检测仪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