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壳式固固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6811.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郝希仁;毛羽;王江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10G11/18 | 分类号: | C10G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壳 式固固 换热器 | ||
1.一种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它由外壳(1)、换热管(2)、上封头(3)、下封头(4)、上管板(5)、下管板(6)、壳程中部流化风分布器(7)、壳程下部流化风分布器(8)、冷待生剂入口(9)、热待生剂出口(10)、热再生剂入口(11)、冷却再生剂出口(12)、热汽提油气出口(13)、管程上部催化剂分布盘(14)、管程上部流化风分布器(15)、管程下部流化风分布器(16)、弧形挡板(17)组成;由外壳(1)、换热管(2)、上管板(5)、下管板(6)之间的空间组成壳程,由上封头(3)、下封头(4)及换热管(2)内部流动空间组成管程;换热器竖直放置,冷、热固体颗粒分别在壳程、管程内流化、流动并实现换热,降低热再生剂的温度,提高冷待生剂的温度,并将热量带回再生器,在实现大剂油比操作的同时,保证整个系统的热量平衡。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外壳(1)的形状为圆柱体,直径为D,长度为L,在其上部设有冷待生剂入口(9)、在其下部设有热待生剂出口(10)、在其顶部设有热汽提油气出口(13);其长径比L/D的范围在1~20。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换热管(2)的形状为圆柱体,直径为d,长度为l,根数根据需要而定。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上封头(3)是带有直边段的椭圆封头,直径为D,直边段长度为L1,其下部与外壳(1)的上部及上管板(5)连接,在其顶部或侧面直边段部位开有热再生剂入口(11),其长径比L1/D的范围在0.1~6;下封头(4)是带有直边段的椭圆封头,直径为D,直边段长度为L2,倒置安装,其上部与外壳(1)的下部及下管板(6)连接,在其底部或侧面直边段部位开有冷却再生剂出口(12),其长径比L2/D的范围在0.1~6。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上管板(5)和下管板(6)的形状为圆盘形,其外圆部位与外壳(1)及上封头(5)或下封头(6)定位连接,其上开有若干圆孔,固定换热管(2)。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壳程中部流化风分布器(7)位于外壳(1)和换热管(2)之间的壳程空间的中间部位,可以有若干层,在其喷出的流化风作用下,冷待生剂颗粒在壳程空间流化,均匀分布,在此空间中形成密相流化床;壳程下部流化风分布器(8)位于外壳(1)和换热管(2)之间的壳程空间的底部,在其喷出的流化风作用下,冷待生剂颗粒在壳程空间流化,在此空间中形成密相流化床,通过壳程下部的热待生剂出口(10)流出换热器壳程,进入再生器。
7.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热汽提油气出口(13)位于壳程中密相料位之上、壳程空间顶部;待生剂在换热器中升温后,热汽提油气从热汽提油气出口(13)流出,进入沉降器或油气管线;热汽提油气出口(13)下部设有弧形挡板(17),防止油气夹带催化剂离开固固换热器。
8.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管程上部催化剂分布盘(14)位于由上封头(3)与上管板(5)构成的管程热再生剂上部入口空间的上部,形状为圆锥形,锥面上开有若干分布孔,由热再生剂入口(11)流入的热再生剂,在其形状的作用下,在整个截面上均匀分布。
9.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管程上部流化风分布器(15)位于由上封头(3)与上管板(5)构成的管程热再生剂上部入口空间的下部,在其喷出的流化风作用下,热催化剂颗粒流化,在上管板(5)上部均匀分布,并均匀流入每根换热管(2);管程下部流化风分布器(16)位于由下封头(4)与下管板(6)构成的管程冷却再生剂下部出口空间的下部,在其喷出的流化风作用下,各换热管(2)流出的冷却再生剂颗粒流化、混合换热,通过冷却再生剂出口(12)流出换热器管程,然后进入提升管反应器
10.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壳式固固换热器,其特征是:进入固固换热器的热再生剂的量与再生器中过来的热再生剂的比例为0-100%,进入固固换热器的冷待生剂的量与沉降器过来的冷待生剂的比例为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68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质热煨弯管管口圆度校准机
- 下一篇:厚板直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