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标集装箱及其前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5367.6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强;刘文利;李勇;李景海;杨元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20 | 分类号: | B65D9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非标 集装箱 及其 前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特别是一种非标集装箱及其前端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非标集装箱前端探出挂车结构为整体式,即采用将前底梁加大(宽)形式,横跨挂车底盘前梁。参见图1及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非标集装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非标集装箱箱体前底梁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前底梁10为整体结构的厚钢板冷弯零件,自重较大;横截面宽度有限,无法充分利用挂车空间;整体抗疲劳强度不足。自重大,不易加工;突出尺寸受限,抗疲劳强度不足。故该结构虽然实现了设计目标但存在如下问题:
1、加大(宽)的前底梁为保证强度,采用厚钢板制作,使零件本身自重较重,这给生产制作带来了困难;
2、由于原材料尺寸规格和生产加工能力等因素,零件不能无限增大,导致探出尺寸受到限制,不能充分利用挂车前端可利用的空间;
3、前底梁与挂车前梁之间存在间隙,箱体在后续使用后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体前端能够横跨挂车底盘前梁且满足整体强度要求的非标集装箱及其前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设置在非标集装箱的前端底部,其中,包括前底梁和用于与所述非标集装箱的挂车前梁连接的横跨部件,所述前底梁设置在所述非标集装箱的箱体最前端底部,所述横跨部件设置在所述前底梁后方对应于所述挂车前梁的所述箱体底部,所述前底梁及所述横跨部件分别与所述非标集装箱的箱体框架连接。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横跨部件包括横跨件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横跨件上,所述横跨件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底面上,所述加强件安装在所述挂车前梁上。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横跨件为Z型结构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二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面及第三面垂直,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二面平行。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加强件为C型结构件,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加强面、第二加强面和第三加强面,所述第一加强面与第三加强面分别与所述横跨件连接,所述第二加强面安装支撑在所述挂车前梁上。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加强面与所述第三加强面分别与所述第二面连接,且所述第二加强面平行于所述第二面。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底横梁,所述底横梁设置在所述前底梁和所述横跨部件之间,所述底横梁与所述箱体框架连接。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个底横梁,所述底横梁设置在所述前底梁和所述横跨部件之间,所述底横梁与所述箱体框架连接。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前底梁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底梁面、第二底梁面、第三底梁面、第四底梁面和第五底梁面,所述第二底梁面与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共面,所述第一底梁面及所述第三底梁面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底梁面,所述第四底梁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底梁面,所述第五底梁面平行于所述第三底梁面。
上述的非标集装箱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底横梁上还铺设有地板层。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非标集装箱,安装在挂车底盘上,包括箱体框架和箱体,其中,所述箱体的前端结构为上述的前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设计,使箱体前端能够横跨挂车底盘前梁且满足整体强度要求,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整体式设计的问题,而且降低了箱体自重,符合经济性需求,使结构更优化,降低了质量风险且能满足特殊使用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非标集装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非标集装箱箱体前底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非标集装箱与挂车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跨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前底梁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现有技术
10前底梁
本实用新型
1非标集装箱
11前端结构
111前底梁
1111第一底梁面
1112第二底梁面
1113第三底梁面
1114第四底梁面
1115第五底梁面
112横跨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5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箱入库码垛姿态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极群的运输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