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小灯的钳子转枢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5184.4 | 申请日: | 2012-03-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8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 发明(设计)人: | 乔·马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贸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7/00 | 分类号: | B25B7/00;F21V33/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叶克英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有 发光二极管 钳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小灯的钳子转枢。
背景技术
目前手工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改进,手工工具中的钳子是从事安装操作的工具,当遇到环境比较差的地方时,就可能没有照明,而钳子的操作需要看清被工作的物件,原来可能需要旁人在边上用手电筒来进行照明,增加了许多麻烦,有的地方无法容纳两个人,那操作员只能用嘴叼一小手电进行操作,大大影响了工作,现在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发光二极管灯因其节能和长寿命和体积小而有了带有发光二极管灯的手工工具——钳子,人们在钳子上安装发光二极管灯来照明,但是现在有的因为解决不了中枢内的安装发光二极管灯,把发光二极管灯安装在手柄内侧上,这样妨碍了手动的操作,而且照明的光线远离钳子的钳口,不得不增加发光二极管的功率以满足照明的需要,由此要么缩短发光二极管的工作时间,要么增加电池的容量,为了解决此问题,最好的设计方案就是在钳子的转枢上安装发光二极管,使其发出的亮光可以最近距离地照射到钳口位置,可以使用小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因此如何设计出能够安装发光二极管小灯的钳子转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光二极管灯的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发光二极管小灯。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安装有发光二极管小灯的钳子转枢,包括圆筒体转枢壳体、发光二极管小灯,其特征在于: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圆板,圆板的直径大于圆筒体转枢壳体的直径,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的螺纹孔柱,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顶部有一圆环板,圆环板的直径大于圆筒体转枢壳体的直径,圆环板上沿周边开设有通孔,圆环板由通孔内的螺钉拧接在螺纹孔柱上,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边侧上开设有透光孔,发光二极管小灯位于圆筒体转枢壳体,发光二极管位于透光孔的轴线上,发光二极管小灯的按钮凸出于圆环板的中孔。其特征在于: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内壁上的螺纹孔柱至少有三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圆环板上沿周边开设的通孔至少有三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包括圆筒体转枢壳体1、发光二极管小灯2,其特征在于: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圆板3,圆板的直径大于圆筒体转枢壳体的直径,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沿轴向的螺纹孔柱4,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顶部有一圆环板5,圆环板的直径大于圆筒体转枢壳体的直径,圆环板上沿周边开设有通孔6,圆环板由通孔内的螺钉7拧接在螺纹孔柱上,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边侧上开设有透光孔8,发光二极管小灯位于圆筒体转枢壳体,发光二极管9位于透光孔的轴线上,发光二极管小灯的按钮10凸出于圆环板的中孔11。其特征在于:在圆筒体转枢壳体的内壁上的螺纹孔柱至少有三个,沿圆周均匀分布。其特征在于:圆环板上沿周边开设的通孔至少有三个。
安装时,只要将发光二极管小灯插入圆筒体转枢壳体内,注意发光二极管小灯的发光二极管要对准圆筒体转枢壳体上的透光孔,然后将钳子的两半的钳子环套在圆筒体转枢壳体上,再压上圆环板并将通孔对准螺纹孔柱,最后拧紧螺钉即完成钳子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贸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乔贸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51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