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4997.1 | 申请日: | 2012-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3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任继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继茂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俞佳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耳机,都包括左右耳塞和导线。由于耳塞在佩戴时会阻隔外面的声音进入耳朵,所以在需要听到外界环境声音时,需要把至少一个耳塞从耳朵内取出,取出来的耳塞会垂下来晃动,特别是在行走过程中,有可能缠绕上旁边的物体而造成导线被扯断。另外,这种传统的耳塞导线在放置的时候也很容易缠绕打结,给使用造成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公开一种组合式耳机,其左右耳塞以及左右耳塞上连接的导线都可以方便地组合在一起,避免打结缠绕,既方便了存放,又可以避免从耳朵中取出的耳塞垂下来晃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耳机,包括左右耳塞和两根分别连接在左右耳塞上的导线,所述左右耳塞露出耳朵的背面上设有咬合结构或吸合装置。
优选地,所述导线是相互嵌套式或相互吸合式。
优选地,所述左右耳塞的背面上的咬合结构是榫卯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左右耳塞的背面上的吸合结构是分别设置在左右耳塞背面的磁性吸条。
优选地,所述导线是自封拉链式,其中的一根是圆形截面,另一根具有可以容纳该圆形截面的内凹状缺口的小口大肚截面。
优选地,所述导线的截面是半圆形,在导线的平面一侧贴有磁性吸条。
优选地,所述磁性吸条的材料是PVC磁性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左右耳塞以及其上连接的导线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分合,分开时可以和普通耳机一样使用,存放时将耳塞及导线合并能够有效防止导线打结缠绕,行走时将耳塞和导线合并,可以有效防止没插进耳朵的那只耳塞随意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组合式耳机的分体状态示意图;
图2是组合式耳机的合体状态示意图;
图3是耳塞的榫卯结构示意图;
图4是耳塞的吸合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导线的自封拉链结构示意图;
图6是导线的磁性吸合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耳塞,2-导线,21-导线,22-导线,3-磁性吸条,4-金属线,5-包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一种组合式耳机,如图1所示,包括左右两个耳塞1和两根分别连接在左右耳塞上的导线2。两个耳塞1露出耳朵的背面设有相互咬合的榫卯结构,如图3所示。两根导线2是自封拉链结构,如图5所示,导线2包括在包线5中内嵌金属线4的导线21和22,其中的导线21的包线5是圆截面,导线22的包线5是可以容纳导线21的小口大肚截面,该小口大肚截面具有内凹状缺口,可以使导线21被裹在里面而不会轻易掉出。将左右耳塞上的榫卯结构相互咬合,将导线21嵌入导线22中,就可以使该组合式耳机进入合并状态,如图2所示。如果在行走时,需要在佩戴耳塞的同时听到外界环境的声音,只需要将合并状态下的任一只耳塞1插入耳朵,另一只耳塞1就可以固定在该插入耳朵的耳塞1的背面,不会掉下晃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左右两个耳塞1是吸合式结构,其露出耳朵的背面各自贴有一个磁性吸条3,如图4所示。磁性吸条3优选用PVC磁性材料制成。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两根导线2(包括导线21和22)是吸合式结构。导线21和22的包线5的截面均是半圆形,此半圆形截面的平面一侧贴有磁性吸条3,如图6所示。磁性吸条3优选用PVC磁性材料制成。当导线21和22相互吸合时可以形成一个整体为圆形的截面。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左右两个耳塞1是磁性吸合式,其结构如图4所示。导线21和22也是磁性吸合式,其结构如图6所示。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继茂,未经任继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49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