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074470.9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诚;北川寿丈;井上道信;铃木大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16;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以及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将发光二极管(diode)等的固态发光元件作为光源。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固态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以下称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发光效率提高,因此被用作普通照明用的光源,且已开发出各种LED灯(lamp)或灯具等的照明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37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6-4941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8-273609号公报
然而,对于LED而言,随着温度上升,光输出会下降,从而发光效率会下降,因此,需要抑制温度的上升。另外,LED灯的寿命长,且长期反复点灯、熄灭地被使用。因此,对于灯构成而言,特别是对于包含灯罩(globe)的外罩(cover)构件与本体的结合而言,需要充分地确保机械可靠性。因此,此种将固态发光元件作为光源的照明装置的重要课题在于:如何获得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灯罩的机械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课题而成的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该照明装置能够确保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外罩构件的机械可靠性。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包括:本体、发光部、外罩构件、以及卡合单元。本体具有导热性且包含刚体。发光部配设于本体且包括固态发光元件。外罩构件是设置成将发光部的固态发光元件予以覆盖,且包含具有导热性及透光性的刚体。卡合单元包含槽部与突部,且将本体与外罩构件予以卡合。而且,固态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经由卡合单元而传导至外罩构件。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可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能够确保用以抑制发光效率的下降的热可靠性、与外罩构件的机械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图1(a)是以将外罩构件予以拆除的状态来表示的俯视图,图1(b)是纵剖面图,图1(c)是放大地表示本(b)图的B部分的剖面图,图1(d)是放大地表示本(b)图的A部分的剖面图。
图2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正视图。
图3表示照明装置,图3(a)是放大地表示卡合单元的剖面图,图3(b)表示卡合单元的缺口部,且是从上方对本体进行观察所见的立体图。
图4模式性地表示照明装置,图4(a)是外罩构件的正视图,图4(b)是外罩构件的仰视图,图4(c)是外罩构件的成形模具的侧视图,图4(d)是外罩构件的成形模具的仰视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将安装有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设置于天花板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表示照明装置的变形例,图6(a)是表示第一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a)的剖面图,图6(b)是表示第二变形例的相当于图3(a)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10:照明装置/附灯口的灯
11:本体
11a、11b、20a、31a:开口部
11a1:开口端面
11c:收纳部
11e:基板支撑部
11f:凸条部
12:固态发光元件/LED
13:发光部
13a:基板
13b:固定单元
14:外罩构件
14a:开口
14b:前端
15:点灯装置
15a:电路基板
15b:电子零件
15c、S:粘接剂
16:灯口构件
16a:壳部
16b:电气绝缘部
16c:孔眼部
17:卡合单元
17a:槽部
17a1:缺口部
17a2:壁面
17a4、17b1:倾斜部
17b:突部
17b2:段部
17b3:下表面
20:绝缘外壳
20c:灯口安装部
30:照明器具
31:器具本体
32:反射体
33:灯座
A、B:部分
D1:外径
K1、K2:组合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44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