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井副管悬挂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074161.1 | 申请日: | 2012-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 发明(设计)人: | 魏新春;丛培臻;杨宇尧;黄景龙;张玉华;关志勇;卢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E21B3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井副管 悬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修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修井中的一种井控装置附件,尤其是一种能在双管井修井作业过程中悬挂副管并连接井口防喷器的双管井副管悬挂器。
背景技术
当井底流压大于井筒内液柱的压力时,就会形成溢流或井涌,严重时可发生井喷事故。在油田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发生井喷事故,需要在井下作业时在采油井井口上安装一套井控装置(防喷器)。井控装置的作用就是当井内出现溢流、井涌时可快速及时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
目前,井下作业现场使用的井口防喷器适用于单管采油井井口,对于双管采油井井口却无法使用,原因是双管采油井井内有两套油管管柱,在目前还没有双管防喷器,在井下作业过程中由于没有悬挂副管装置,无法安装防喷器,修井过程中一旦发生井喷就将无法控制,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及安全事故,因此目前双管井修井都需要等待油井井底压力降到安全范围才能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管井副管悬挂器,在双管井进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能够将副管悬挂在井筒中,并在双管井副管悬挂器上安装现有井口防喷器,达到悬挂副管同时安装井口防喷器进行修井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管井副管悬挂器,包括壳体、上 法兰、下法兰、防顶螺栓和副管悬挂器,其特征在于:在圆筒形壳体外壁的上端有一个上法兰,在壳体外壁的下端有一个下法兰;上法兰用于连接井口防喷器,下法兰用于连接采油树大四通法兰。在壳体内壁上焊接有外壁为圆弧形的副管悬挂器,副管悬挂器的内侧面上部有开槽的阶梯孔,阶梯孔上部直径大于油管接箍外径1mm,下部通孔直径大于副管直径1mm;副管悬挂器的内侧面下部有端部为半圆弧的槽,端部为半圆弧槽的宽度大于副管的直径2mm,副管悬挂器的上端面有上倾斜角,副管悬挂器的下端面有下倾斜角。上下两端加工有倾斜角,方便修井作业主管起下。
在壳体1和副管悬挂器的壁上有一个螺孔,在螺孔内有一个防顶螺栓。
修井时将副管提起从副管悬挂器侧面开口进入副管悬挂器阶梯孔,然后将副管座在副管悬挂器阶梯孔内,通过防喷器连接器上部的防顶螺栓将副管固定在副管悬挂器内部,然后将井口防喷器连接在壳体法兰上,进行修井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双管井副管悬挂器,双管井修井作业时能悬挂副管并安装井口防喷器,在修井作业时能够防止井喷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了修井作业风险,有效控制待修时间,提高了油井生产时率,保障了作业人员、作业设备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管井副管悬挂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上法兰,3-下法兰,4-防顶螺栓,5-副管悬挂器,6-副管悬挂器阶梯孔,7-油管槽,8-上倾斜角,9-钢圈密封槽,10-下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双管井副管悬挂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双管井副管悬挂器,包括壳体1、上法兰2、下法兰3、防顶螺栓4和副管悬挂器5。
在圆筒形壳体1外壁的上端有一个上法兰2,在壳体1外壁的下端有一个下法兰3。
在壳体1内壁上焊接有外壁为圆弧形的副管悬挂器5,副管悬挂器5的内侧面上部有开槽的阶梯孔,阶梯孔上部直径大于油管接箍外径1mm,下部通孔直径大于副管直径1mm;副管悬挂器5的内侧面下部有端部为半圆弧的槽,端部为半圆弧槽的宽度大于副管的直径2mm,副管的规格根据现场实际决定。
副管悬挂器5的上端面有一个45度的上倾斜角8,副管悬挂器5的下端面有一个45度的下倾斜角10。修井作业时副管从油管槽7进入,副管悬挂在阶梯孔6内部,倾斜角8和倾斜角10作用是在上提和下放主管过程中起导向和防撞击的作用。
在壳体1和副管悬挂器5的壁上有一个M20的螺孔,在螺孔内有一个M20的防顶螺栓4。有防顶螺栓4的作用是:当副管悬挂于副管悬挂器5内部时,上紧防顶螺栓4,防止副管脱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074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